首页 > 其他小说 >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 第215章

第215章(2/2)

目录

“等一下,我还要开一味药,是贴的。”

“麝香、古石灰、没药、乳香、土狗子、木耳炭……”

这一个处方,春暖开的时间较长,开完后又数了数。

“一共二十二味药,而且有点贵。”春暖看向庆生:“你有没有银子抓药,要是没有只能找你家少爷支取了。”

“有有有,小的手上有少爷打赏的银子,能买得起药。”

说真,庆生还真是不缺银子花。

因为赵明华不是小气的主子。

只要庆生做得好,该表扬就表扬,该打赏就打赏。

当然,庆生要是办砸了,少爷也会很嫌弃他。

赵明华主打一个:惩罚分明。

庆生掏出了钱袋子,问春暖大约要多少银子。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其实你可以告诉福生是给你抓的药,然后就在药铺挂账了。”

春暖故意这样逗他。

是的,在药铺上挂账,身为赵家的下人是不用付钱的,

“不了不了,我还是自己付钱吧,我怕我娘会担心我,会伤心。”

庆生的意思是千金难买娘的好心情。

春暖笑了笑,看向赵明华。

赵明华都懒得看庆生:这个傻小子!

还真是不贪小便宜。

果然,钟小山到镇上百草堂抓药。

陈大夫一眼就看出了是春暖处的方。

“小孩,你是赵家庄上的人?”

“是,大夫,您怎么知道的?”

“这是我们家少奶奶处的方,我能不知道。”

少奶奶正在庄上休养保胎,他是知道的。

所以,只能是庄上的人才会得到她的看诊。

“这是治什么的药?”

这药的处方,陈大夫从未见过。

水蛭入药,好奇特。

还有,那个血余炭是什么?

“是骨折,我哥脚踝骨折了。”

钟小山想起了庆生的交代,连忙解释。

“治骨折的?那这个血余炭是?”

“血余炭我们家有,就不用抓了。”

钟小山道:“水蛭你们肯定也没有,我们庄上多得是,我自己解决,只需要抓其他的药即可。”

“这也行?”

“行,肯定行,我问过少奶奶的,她听我说完后就同意了。”

“行吧。”陈大人无奈,只好提笔在处方后面批注了几个字:水蛭、血余炭伤者自备。

两副药抓了,付了钱,钟小山就赶紧的往家里跑。

回到庄上就和庆生说:那个陈大夫一直问是谁受伤了,幸好我说是我哥。

“干得漂亮,多谢你小山。”

“不用谢,庆生哥,你和你哥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肯定不像啊,一个像爹一个像娘。”庆生道:“我就像娘。”

“原来是这样啊。”

钟小山懂了。

“庆生哥,我给你煎药吧。”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庆生道:“我只是一只脚受伤,右手还行。”

吊着一只脚走路,虽然不习惯但也不是不能走。

不能总使唤这个孩子,若是当了小舅子自己还得罪不起。

“庆生哥,我给你煎药吧。”

不知什么时候钟小樱已经站在了旁边。

“这……那好吧。”庆生微微一笑:“辛苦你了。”

“不辛苦。”

钟小樱从弟弟手上抓过药跑得飞快。

钟小山……我姐怕狗撵来了还是咋的?

而且,我姐脸好像红了。

哎,还是见外男太少的原因吧,见了庆生居然会脸红。

再转头看庆生:好家伙,他盯着姐姐的背影在傻笑。

这……那……挺好的!

姐姐确实到了该谈亲事的年龄了,昨天阿爹阿妈还在夸这个庆生是个好娃娃……嗯,看来,这个哥哥还真的能成了。

赵明华在春暖给陈小音她们上完课后就问赵明华,药有没有抓回来。

“那我去看看吧,教一下庆生怎么用。”

“不行,你不能去。”

“为什么?”

“我看见了,你给庆生开的药方里有一剂药是麝香,这玩意儿会影响孩子的。”

要知道,自己可是请了陈大夫吃饭,他教了自己很多经验。

因为春暖爱制药丸,陈大夫就特意交待了,少奶奶的药房里最好不要有麝香,否则胎儿会受影响。

“我就是看一眼,又……”

算了算了,小心使得万年船,万一真有那么不巧的事儿出了事儿就追悔莫及了。

“你告诉他吃的药要坚持吃,然后敷的药要贴上。”

“这些事儿他应该不用我们操劳了吧?”

不过,还是不放心,赵明华去看了庆生。

刚要走到庆生住的房间门口时,就看见一个姑娘端了药碗往里走。

他索性就站在了立柱后面。

“庆生哥,药熬好了,可以喝了。”

“辛苦你了。”庆生感觉生病好像也是可以的,因为有喜欢的姑娘给自己煎药。

“不辛苦,你都是因为我才摔下去崴了脚的。”钟小樱很是内疚:“要不是为了帮我,你不会掉下去”

当然,不帮她,掉下去的就是她。

“不要这样说,是我自己不小心。”庆生道:“也幸好是我掉下去了,要是你掉下去崴了脚可就真的会很疼的,会疼得你受不了,你没事儿我崴了倒也值得。”

“庆生哥,你对我真好。”

……

赵明华已经快听不下去了。

看看,这是两个人应该说的话吗?

不对,男未婚女未嫁,说这些好像也正常。

毕竟,相互喜欢也是一种缘份一种福气。

看来,庆生的好事将近了,自己还是不要打扰他们。

转身回了主院,春暖为他请况。

“你还真不用担心他,人家有人照顾呢。”

“谁?”

“庄头的女儿,叫什么来着,我不记得了。”赵明华道:“看来,庆生这小子是因祸得福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