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乾隆什么都明白(1/2)
第220章 乾隆什么都明白
而今天下的局势,已经愈发脱离原来的历史轨迹。
首先,本该去年九月就被剿灭的贵州仲苗,居然一直坚挺到了现在都还没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然后,同样是去年年末就已经穷途末路的襄阳白莲教,在流窜进了陕西以后意外的又把自己盘活了。
确切的说,不是他们把自己盘活了,而是陕西这一片已经没有多少清军。
河南正好被刘之协的白莲教牵制住,西域则正在发着大旱,从去年的七月份就已经开始,喀什噶尔、英吉沙尔这两座伪清控制的军府回城,忙着储备粮草防备灾荒都来不及,压根没能力入关剿贼。
再说陕甘这一块地,隋唐年间的帝王之基,但却是明清的王朝噩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明清两朝的陕甘已经基本变成自然灾害的温床,明末李自成之所以败了十几次、几十次都能卷土重来,就在于陕甘地区十年九旱,还有一年大涝大地震。
清朝来了,就更厉害了,乾隆自称“盛世”,但短短六十年的时间里,陕甘地区的自然灾害多达45次。
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结果就是流民遍野。这么多的流民饥民,再加上襄阳、陕西白莲教的成功合流。
于是乎,陕西炸了。
陕甘总督兼四川总督宜绵,已经快被搞疯,他很想马上跑回陕西平乱,但他偏偏又走不了,他身上兼署了四川总督,放下四川不管,让白莲教肆虐的话他难辞其咎。
而且,白莲教实在太难打了,他手下的八旗和绿营都已经被打到没脾气。只能倚仗罗思举的团练武装,去跟白莲教继续打游击,再调遣一支绿营偏师堵住汉中,防止三省白莲教再度合流,那事情可就真一发不可收拾了。
西南的这么许多变故都是聂宇带来的,没有大汉一次性击溃打散了七省清军主力,导致西南地区清军兵力空虚,再加上大汉数次击败清军,提前暴露了伪清官军和八旗的虚弱,恐怕西南地方不会恶化的这么快。
说完了地方上的糟心事,再来说说伪清朝堂吧!
刘墉和纪晓岚已经回到了京师,并带回了汉贼拒绝招抚,反而还要大清割让山河四省、江南七省作为议和的前提。
如此离谱放肆的要求,别说是乾隆了,就连作为傀儡的嘉庆,同样都是勃然大怒。
满汉文武百官全都叫嚣着,一定要发兵灭了汉贼。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发兵灭了汉贼
那肯定是要灭的,可问题是现在清廷手里没兵啊!
直隶清军不能轻易调动,关外、蒙古八旗同样也不能擅动,那剩下的军队就不剩多少了,江南清军要防备汉贼入侵,北方清军要镇压河南白莲教,西域的清军要镇压回子。
西南……西南已经没多少兵了,那里到处都在造反,地方官员不找朝廷要兵就不错了。
别再被小说电视剧给骗了,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出征。伪清全国的常备军力,拢共只有六十多万而已,去掉吃空饷的,恐怕能有四十多万就差不多了。
而嘉庆元年,汉军在湘西干翻了十万清军。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能给福康安福大爷带的兵,肯定不能是空饷拉出来的歪瓜裂枣,所以清军兵力早就捉襟见肘了。
没有兵力,就剿不了汉贼,剿不了汉贼,那就只能招抚。
可招抚不成,还是得剿贼……
……
圆明园,勤政亲贤殿。
刘墉正奉诏觐见乾隆,这货本以为自己这趟招抚失败,回京上折子以后,就得被太上皇盛怒下狱,再不济也是一撸到底,贬官回家辞养。
可没想到,乾隆不但没把他下狱,贬官都没贬官,反而还下旨予以安抚,又把招抚责任给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让混了几十年官场的刘墉,自认为对乾隆已经非常了解,可现在突然又有些看不太透了。
刘墉上前拜见,乾隆正在翻阅奏折。
“奴才刘墉叩见吾皇万岁!”
“免礼,赐席垫。”
伪清制度就是这么牛皮,奴才觐见满清皇帝,那也得一直跪着。但年纪大的奴才,可以赐软垫铺着,防止长期跪着受凉害病。
太监拿来上好的跪垫,刘墉稍微调整了一下跪姿,这才重新低头跪下,也不抬头去看乾隆(抬头看皇帝大不敬)。
看了片刻,乾隆放下手里的折子,问道:“你的这封奏折朕已经看完,湖广的汉贼当真已经如此势大难制”
刘墉今日得到召觐,心里早已有了猜测,再加上刚回京时自己也并未受到任何惩处。又仔细斟酌一番语句后,这货当即叩头说道:“不敢欺瞒吾皇万岁,湖广汉贼已经不是势大难制,而是已经不可制了。若不出数省精兵合围,假以时日湖广汉贼必定祸乱天下,成我大清心腹大患也!”
这番话说得非常严重,但越是说的严重,反而越让乾隆感到重视。
乾隆刚愎自用,还很好面子,可涉及到了地方造反,这位是十全老人却出乎意料可以克制自己的性格缺陷,尽力忍耐,只求地方能够尽快剿灭贼寇。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乾隆的年纪已经不小,满脑子都是功德圆满,全了自己的十全武功。
可现实就是,刚好在他宣布禅位的那一年,湖广偏偏闹出了反贼,哪怕你们这些反贼忍一忍都好啊!
让朕功德圆满也成啊!
反贼来的太是时候,就连给嘉庆甩锅都甩不了,为了尽力挽回自己的武功、自己的颜面,乾隆只能默许容忍地方官员武将的无能和贪污,只求他们能尽力剿贼。
阿桂举荐鄂辉、明亮、勒保,说他们可以剿贼,乾隆考虑都不考虑,直接就允了。
阿桂病逝,乾隆恸哭祭奠,同样也是因为少了一位能臣大将。
就连鄂辉轻敌战死,乾隆也没下旨斥责,反而予以褒奖追谥,跟着追谥的还有之前战死的一众武将文臣,他们的贪污和无能的罪过,全都被乾隆下意识忽略。
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为了鼓舞地方官员,只要你们能用命去剿贼,就是战死了,朕也不会怪罪你们,反而给你们褒奖追谥,所有罪过也都一笔勾销。
乾隆闭眼沉默良久,而后睁开眼睛问道:“你此行湖广,所看到的一切,都事无巨细与朕讲讲。”
“奴才遵旨。”
刘墉先是应了一声,接着才说道:“实际上,早在奴才前去湖广,途中经过安徽,见到安徽巡抚朱珪,朱巡抚便已经与奴才展开说过湖广汉贼的张狂跋扈。汉贼之张狂,先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僭越称王,又大逆不道,私刻玉玺,伪造天命……”
乾隆眼皮一跳,立即打断道:“真是玉玺”
“万岁爷请看!”刘墉拿出从朱珪那里得来的称王告示。
乾隆的贴身太监上前接过告示,又将其传交给了乾隆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