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春闺怨 > 第72章 定风波12 贤侄不才,还须勉励……

第72章 定风波12 贤侄不才,还须勉励……(1/2)

目录

第72章 定风波12 贤侄不才,还须勉励……

温怜看向徐逸之, 却见他看着自己,眉眼带着复杂的情绪,好似想解释什么,但不知为何, 久久没有反驳。

这次温怜看清了, 这人在权衡。

到最后,徐逸之也未回答, 只看向温怜, 让她过去。

宋子津本来想要阻拦, 经齐望陵提醒, 忽然想到什么,竟松开了手, 眼神算不上幸灾乐祸, 甚至有几分顾虑,好似知晓她很容易付诸真心, 恐她落空。

温怜挣脱他的手,快步向徐逸之走去。

宋子津手上落空,却没有阻拦。

直到回到徐逸之的身边, 温怜才觉心绪平和些许, 下意识牵住他的手,站在他身旁,全身心信赖的模样。

她低垂眸子, 埋首在徐逸之怀里, 在场几人的视线却不约而同落在她身上, 如狼似虎,谁都没有放手的意思。

无形的目光似乎凝为实质,让她难以忽视, 只能收紧手,整个人全然躲在徐逸之身旁,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这人从不会让她落空,总会给她想要的,温怜紧攥他衣袖的手指用力。

徐逸之未回答的话,温怜代他回答了,无论他心中的选择是什么,她都相信表哥会娶自己。

几人本来还要争执不休,可后来温昀赶到,见几人在这里胡闹,也顾不上什么礼节,直接下了逐客令,将他们一起赶了出去。

齐望陵和宋子津谁都不愿离开,但也不想惹恼温昀,只说改日登门拜访。

两人在府中闹了一通,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各自都被训斥一顿,很长一段时间,温怜都未再看见他们。

秋日已过,雪很快下了起来。

只等明年徐逸之入了春闱,两人便可以成婚。

之前的冬很冷,人踩在雪地上,心却空落落的,好似飘在半空,没有落足点。

雪纷纷落下,很轻,贴在手上也极为温顺,化为一滩水。

温怜蜷缩手指,穿着二嫂嫂送给她的斗篷,跪在地上捧起一团雪,手心传来丝丝的凉意,不消片刻,整只手冰得通红。

阿津身穿新夹袄,跳起来钻进雪中,帮她挖雪洞,蓬松的大尾巴甩来甩去,时不时打在温怜脸上,飞起的狐毛夹杂着雪一起沾在她的斗篷上。

徐逸之和温霄珩捧着书回来时,却见一人一狐躲在雪地玩雪,温霄珩将手中的书交给小厮,走上前,握着温怜的手帮她擦拭手上的雪,“母亲,天寒地冻,外面太冷了,同霄儿回去罢。”

温怜跪在地上,方搭好一个雪人身子,闻言头也不擡道,“霄儿先同舅舅回去。”

见母亲不听自己的话,温霄珩仰头,求助地看向一旁的男人,希望他能劝母亲回到房中。

徐逸之擡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倒未说什么,只将手中的书交给随行的小厮,单膝跪地,竟陪温怜一起团雪。

温霄珩见状,眉眼复杂,可母亲不走,他也不想回去,只能放下书,帮她堆雪人,也好让她快些回去。

温怜玩得尽兴,一双大手拢了上来,包裹她的手。

温怜微微歪着身子,靠在徐逸之怀里,轻蹭他的脸,柔声含糊道,“表哥真好。”

徐逸之擡手,用手背贴了贴她的脸颊,温声道,“你身子弱,堆完便回去,以免受寒。”

温怜嗯了一声,飞快地吻了一下他的侧脸,才装作什么也未做过那般,垂下脑袋继续团雪,红意从脸颊一直蔓延至耳边,不知是因为受寒,还是因为做了亏心事。

徐逸之眸色微怔,看了她半晌,才垂下眸子。

温怜盯着手上的雪,心思却不自觉飘到一旁的人身上,手上动作也开始急促。

一只大雪人,两只小雪人,加一只胖狐貍。

尽兴回去时,已然到了黄昏。

日子慢吞吞地走着,温怜只觉心填得很满。

过了年就是两人的婚事,方入春,整个温府便早早准备,各个院挂上大红灯笼,贴着红双喜,红色的绸带从屋檐这端拉向另外一端。

温昀知晓女儿前几年的遭遇,不想再让温怜受委屈,早早命绣娘缝制婚服,时不时唤徐逸之到书房,仔细嘱托他良久,将温怜的喜恶全都告诉了他,只求他如眼下这般对待温怜。

若婚后夫妻不和,闹到休妻和离的地步,只回来告诉他,倒不至于如宋府一般闹得那样难堪。

谈到女儿出嫁,温昀的话也不自觉多了起来,说到动容处,长长叹了口气。

徐逸之恭敬站在一旁,一一应答。

温大人说,喜事将近,当月月例多发三倍,整个温府,无论主子还是下人都在期盼这场婚事,除了徐姨娘,她看着门窗上的红绸带,只觉心中烦闷。

若在之前,她的确想让徐逸之多与温怜来往,他也好得老爷扶持重用,可自从得知三公主对徐逸之有意后,徐姨娘便想让徐逸之入赘皇家。

横竖怎么看,给公主做驸马都好过娶一个同人和离的女人,何况许她正妻之位。

徐姨娘心中不好过,可她既劝不动徐逸之,又不敢去和温昀说,只能成日躲在院中,眼不见心不烦。

元明十年二月,礼部试士。

此年入了殿试的人共有二百余人,徐逸之以会元的身份参加殿试。

一众学子中,不乏世家子弟,可论容貌才学,无一人可与其争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