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击鼓鸣冤 她见你是有风险的。(2/2)
回去的路很长,许梅娘腿脚又不方便,小丫头只能扶着她慢慢走。
“你的手和腿......”小丫头安静了一路,终究没忍住。
许梅娘看着手指上的伤疤,感受着小腿上的疼痛,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们上了夹板。”
小丫头又安静了,她一个劲儿地盯着许梅娘的伤口,眼神明明灭灭,似含了数道复杂难辨的光晕。
许梅娘垂着眼,扶着小丫头专心致志地走着。
路旁的决明子颜色鲜艳,棕色的粒子散落台阶,混迹在枯黄的杂草中。
许梅娘忽然停下来,专注地看着台阶上的决明子。她的眼角早已泛起细细的皱纹,可这一刻,她的眼里忽然重返少女似的光泽,带着一种看破岁月的朝气。
小丫头也看向决明子,虽然摸不着头脑,却还是耐心地陪着。
过了很久,许梅娘才走过这个台阶,慢慢走出这个巷子。
小丫头扶着她,转眸看见转角的石碑,上面赫然写着几个迥劲有力的大字。
欢庆坊。
*
走过几个人多的坊区,路边忽然多出一辆简朴的马车。
许梅娘面色平静,由着小丫头扶她上车。
“你早认出我来了?”
一上马车,小丫头就脱掉了伪装,一改先前细细弱弱的声线,露出原本磁性的嗓音。
“沈大人好。”许梅娘笑了笑。
沈九挠了挠头,不知道说些什么,想了半天,最后也只是干瘪瘪地来了句:“你挺敏锐的。”
许梅娘坐得很直,尽量不挨着车壁。听到沈九的夸赞,她也只是平淡回道:“多谢沈大人夸赞。”
沈九瞅着许梅娘,内心浮现一种困兽出笼的奇异感。这让她觉着熟悉,可又记不清从谁身上感受过了。
到底是谁呢?
*
未时。
东郊庄子。
许梅娘刚洗浴完,明书也醒了。
沈九正在逗弄明书,就见许梅娘掀开帘子,紧张地望了过来。
沈九揉了揉明书的脸颊,起身招呼许梅娘,“快来看,小明书这几天可胖了不少。”
许梅娘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走到明书面前。她看着儿子日渐红润的脸颊,轻声问道:“明书......你还认得阿娘不?”
明书坐在床上,上下唇抿着,一双眼滴溜溜地盯着许梅娘。
就在许梅娘内心颇感失落时,明书眼眶里忽然冒出一点泪花,他张开细瘦的胳膊,对着许梅娘喊着:“阿娘,抱抱。”
许梅娘看着儿子的眼泪,心里又喜又疼。她一把抱住明书,疼惜地揉着明书泛着几分血色的面颊,喃喃道:“胖了,有血色了。”
明书学着许梅娘的样子,也一把摸上许梅娘的脸颊,嘟囔道:“阿娘瘦了!”
许梅娘忍了几天的泪意终于奔流而下,她抱着明书,宛若抱着最后的稻草。
后头的沈九早就退出去了。
*
明艳的火光在红烛上摇曳,徐徐洒下一片橙红光影,照在热气腾腾的菜肴上,衬得菜肴格外诱人。
沈九递了碗薏米山药粥给许梅娘,嘱咐道:“你遭了三天酷刑,先喝些粥暖暖胃。”
许梅娘低头接过,她喝了几口,热气氤氲了她的眉眼。
一片恍惚中,沈九听见许梅娘问:“这么久了,沈大人背后的那个人还不愿意见我吗?”
沈九手一顿,白瓷勺撞在白瓷碗上,发出清脆的鸣击声。
许梅娘听见声音却没擡头,只是小口地喝着粥。
沈九盯着许梅娘,橙红的光影模糊了许梅娘眼角的皱痕,点燃了她眼里熊熊燃烧的烈焰。
“你......想见她吗?”半响后,沈九才干瘪瘪地问道。
许梅娘这才擡头,极为肯定地点点头。
“你每日喝的粥都是她吩咐做的,她也不是什么坏人......”沈九说到后面,自己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好吧,我去跟她说,但她不一定答应见你,她见你是有风险的。”
沈九最后还是应下了。
*
翌日,辰时。
西堂门外,白玉桥下。
一面牛皮大鼓巍然耸立在西角门处。
一个穿着粗布麻服的妇人面无表情地走到这里,她恰巧错开御林军们巡逻的时间,与官员们下朝的时间接轨。
只见这妇人弯腰握着红木大锤,咬牙使劲儿,直到双掌伤口复裂,泪泪鲜血流出,她终于举起大锤,往登闻鼓上狠狠一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