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进大理寺(修) 她为何无法心平气和地……(1/2)
第41章 进大理寺(修) 她为何无法心平气和地……
李沙棠笑而不语, 她脑海里闪过许多片段,尤其定格在塘里菱花盛开、才子佳人对视那一幕上。
还能是谁呢?
那要问崔大小姐了。
*
李沙棠受封禁军都尉一事,在永安引起轩然大波。还没等众位读书人提笔抨击, 更让人激愤的事儿出现了
——李沙棠协助崔杜衡调查王家粮行杀人案。
这两人, 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白身, 却偏偏参与了朝廷司法大事。
后者大家勉强还能接受, 崔先生嘛,他的才学大家都有所耳闻。虽然有很多读书人对他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的学问。
可前者呢?
李沙棠不仅是个女人, 还是李初雄的女儿, 最重要的是,她还领着官职!还正经有实权!
先头让李沙棠查个冤魂案, 他们已经忍不住了, 可冤魂案到底是怪力乱神,不牵扯朝堂政治, 这些读书人也就算了。可现在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天下书院书生涌动,不仅各地文章纷起, 朝堂上的御史们也不甘示弱,一封又一封的奏折或递与宫中,或朝堂高颂。
当然,随着第一个御史的告老还乡, 御史台就消停点了。
御史们消停了, 可各地书生们还没消停。
不过这就不关李沙棠的事儿了,她此刻正忙着呢。
这段时间,她不仅要重新接手禁军小队, 还得将证人秘密运到永安。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她还要跟大理寺打交道!
李沙棠深吸一口气,目光略过门口目露凶光的石狮,转而看向门匾,上面写着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
大理寺。
她一个人,孤身前往大理寺要案卷。
这怎么听,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崔杜衡前脚刚被圣上唤走,她后脚就被派来取案卷。而且,原本归属于她的禁军小队也有突发案件要处理......李沙棠不想兜兜转转好几天,最后却败于世人的偏见上。
秋风呼呼刮着,吹落枝头所剩无几的枯叶,旋落在空空荡荡的廊檐下。
李沙棠敛起眼底的冷芒,她勾唇笑着,学着崔杜衡那样,用温和的表情模糊情绪。
后悔了吗?可惜......晚了。
她上前去,拉起门上铜锁,往下重重一砸。
一声巨响回荡在大理寺上空,叫人忽略不得。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砸了多少下,这扇大门终于张开了一丝缝隙。
一位白发苍苍、胡子打理得一丝不茍的官员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燕服,朝着李沙棠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见过朝阳殿下。”
李沙棠笑着回礼:“卢少卿有礼了。”
卢少卿侧身避开李沙棠的礼,他眉眼耷拉着,疏淡地看着李沙棠,“大理寺乃朝堂重地,殿下先回吧。”
李沙棠笑容不变,只道:“我受陛下之令而来,卢少卿这般赶我,怕是不好吧。”
卢少卿闻言,擡眉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会儿李沙棠,突然道:“你跟你母亲很像。”
李沙棠一愣。
卢少卿却不再多言,他看着李沙棠,只道:“大理寺受刑部管辖,任何外来人员查案,都需刑部官员陪同。殿下若能找到一位刑部官员陪同,老朽便不再拦了。”
李沙棠闻言,深深地看了眼卢少卿,郑重道:“望少卿践诺。”
*
刑部官舍内,崔良行正在研读本朝律法,门外忽而听见小厮雀明叫唤。
“二公子!殿下,殿下她......”
崔良行揉着太阳xue,一脸莫名地望向门外。
门外却没了小厮叫唤。
他不由得叹口气,只好起身向门口走去。
崔良行是刑部郎中,又是崔家二子,因此他的官舍还带着一间茶水间,平日里访客会友,都是在茶水间进行的。
现在他在连廊处没有找到可疑人员,便下意识转进茶水间。
他的小厮雀明正瑟瑟坐在椅子上,他的身后站着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女,现在正摸着佩刀,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崔良行无奈地叹口气:“崔某见过殿下,不知殿下这般前来所为何事?”
李沙棠没急着说话,她先打量了一下崔良行的面容。
细长眉眼、细挺鼻梁,与崔杜衡像,却又没那么像。
“崔郎中可看看这个。”李沙棠从袖中掏出一张花笺,笑眯眯地递与崔良行。
崔良行接过花笺,他刚看了第一行字,面色已是大变。
“你敢威胁我妹妹!”他怒视着李沙棠,甩手就准备离开。
“这是令妹自愿给我的。”李沙棠不急不慢地说。
她看着崔良行停住的背影,笑眯眯道:“崔郎中说,我是找令妹践行诺言比较好,还是找你这个哥哥还这个人情比较好?”
崔良行看着手中花笺,上面赫然写道:
殿下若想要四皇子妃之位,只肖与玉娇说一声,玉娇即刻拱手相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