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寡夫男主的早死前妻(女尊) > 第72章 又结婚了 “你要是再娶,我也……

第72章 又结婚了 “你要是再娶,我也……(2/2)

目录

一次之后,陈岚不知足,但嫁衣是谢兰淑亲手绣的,她只好耐心地把它们拆下来放好。好在只有裙摆沾了些灰,没有弄到不好洗的东西。

解开束缚之后,两人大开大合,弄云戏雨,天翻地覆,鱼水皆欢。

等陈岚很满足了,已经月落星沉,人声渐起。

陈岚抱着谢兰淑回缓,还不舍得和他分离。谢兰淑也是一样,两人对视,都舍了面子,相拥着入睡了。

陈岚婚宴过了三日,陈岁就提出要远行,这百无聊赖的日子他再也过不下去了。趁着学女入京赶考,人流如织,他要外出游学!

许父不忍父子分离,却劝不动他;托陈岚去劝,陈岚不想劝。陈岁有自己的志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必要劝他在家里蹉跎光阴。

陈岁动作很快,不过三日就将将收拾好行李了。他架着马车去,带着连翘一起。靖海侯拨了一部分人暗中保护他。

二月底,赶考的举人学女都入京了,京都城的街道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派天下英才尽入我朝的热闹景象。

谢兰淑近几日出门总觉得有人暗中窥视,他如今已是陈三夫人,成日忙着妻主和自己的生意,并不怕别人看。

谢兰淑不知暗地里已经有人为他争了几波了,连年纪尚小的顾修也被殃及池鱼了。

陈岚接到京兆府传唤时还很不敢相信,顾修怎么会犯事?!还要她去捞人?!

听了引路的小吏传话才知道,顾修遇到别人说陈岚配不上谢兰淑,义愤填膺地反驳了几句,与西南来的几位学女发生了口角。

被人报了案,说她们面色狠厉,争吵不休以至于行人纷纷避躲,影响面摊摊主做生意了。

因科考在即,不好因为区区口角扣押几日,毁了人前途。京兆府派人带话给当事人家属,让她们拿银子来保释。

顾修家中无人,传闻与陈岚过从甚密,此事又确实牵扯到陈岚,说不得也是为她才起的,京兆府的人就去请陈岚过来了。

陈岚交了银子签了字,才被狱卒带着去见顾修。

京兆府也不怕她们打起来,毕竟文人造反三年不成;近日京都城人员密集,小偷小摸不断,牢房紧俏。于是把她们关在一处,顾修与那几个学女只隔了几根铁架子。

陈岚接到人的时候,顾修还在舌战群儒,以一敌多也不落下风。

见是陈岚来了,顾修才不好意思地停下了:“陈姐姐,她们怎么把你叫来了?!又不关你的事!是她们惹是生非的!”

陈岚把这只嘎嘎叫的鸭子嘴夹住,顾修终于开始长个子,正值变声期,声音有点嘶哑。陈岚听着太过吵闹,怪不得别人辩不过她,估计是她的音攻有魔法加成。

“我都知道了,你与她们计较什么?”陈岚松了手,拉着顾修安抚她:“左不过几只跳脚的酸狐貍,谁搭理她们?莫要气了。”

有学女听着刺耳想要辩驳,却被同窗拉住了。确实是她们无理在先,别说觊觎别人的夫人传出去名声不好听,她们做都做了,自然不在意这点脸面。

但陈岚是陈相嫡女,拜了享誉天下的惠明为师,不是可以当面得罪的人物。

冲动的学女被人拉住了,也冷静下来,眼睁睁看着人走了。气氛有些沉闷,她们没见过人之前当然可以大言不惭区区纨绔有眼无珠不识谢兰淑大才。

但见过人之后,那一身的气度和浑然天成的风流蕴藉就足够让她们自愧弗如远不能及。

想来也应当如此,丰姿神妙的谢兰淑怎么会看上绣花枕头呢?天造地设的一对才女佳人,怎容她们妄想。

等几人的老师来领她们时,看见几只鹌鹑一样垂头丧气的人,还以为她们是进了牢房终于老实了。这几日她急得焦头烂额,就是因为这些人太能闹事了,这样的口角一天三次都是少的了。

几位学女又被自己的老师训斥了一通,耷眉拉眼地去学习了。就她们这样的,再不学,在佳人面前连当□□都排不上号了。

到了夜里,陈岚从谢兰淑背后围着他,玩她的捏捏乐。“兰郎近几日有没有感觉多了一些若有若无的视线?”

谢兰淑很不习惯这样听陈岚说别的事,忍着不耐说:“妻主怎知?”怕陈岚因此认为他水性杨花:“我不出门就好了,铺子里的账也可以叫人送来。”

陈岚玩着捏捏乐解压:“去。不去怎么行?铺子里的事还需兰郎主持。更何况,这几日兰郎的诗集卖了许多。”

谢兰淑顿时有些委屈:“妻主,我不需要卖诗集。我会赚钱。”他有些想哭。

陈岚手上不停,声音温柔很多:“怎么能不卖呢?兰郎还要再多写些,让诗集卖得更远些。兰郎停了笔,怎么让人知道我们神仙眷侣鹣鲽情深呢?”

原来她是这个意思,谢兰淑见自己想岔了,误会了陈岚,很不好意思:“妻主这么想么?咱们之间的事让人知道多不好呀!”

陈岚加重了捏捏捏乐的力道:“哦?莫非兰郎觉得我见不得人么?”

怎么可能,谢兰淑觉得只有他不配的,泪眼盈盈地说:“不是的,妻主很好。”

陈岚满意了,松开了一点捏捏乐,让它回缓一下:“兰郎写罢,我喜欢看别人羡慕我的样子。”

谢兰淑已经被磨得没脾气了,心里只有快些应下才好要求陈岚做些什么,急促地应了一声。

陈岚这才放下捏捏乐,吃正餐。

昌顺元年八月,兵戈又起,匈奴、倭寇接连进犯,西北、东南驻军以逸待劳、浴血奋战,守住了边境防线。

匈奴、倭寇进犯的时机太过巧合,新帝暗中下令彻查朝中奸细,抓住了几个埋得很深的敌国探子。

有几个还是没清干净的雍王旧部。

自从战事起,陈岚和梅意的信件往来就很频繁,乃至借用皇家暗卫传信。

因为与西北粮草有关,郑越琅不得不给,忍不住和陈岚讨价还价:“就不能再便宜些么?”

陈岚跳脚:“已是成本价了!这一番下来都要亏本的!”亏得太多,她也不好和谢兰淑交代啊。

郑越琅失语,兵部和户部联合演算出的粮草什么价位她心里也清楚,没有再进一步占师妹的便宜。

战事结束,陈岚履行诺言要把梅意调回京城,打算让她在陈氏商行总部干掌柜。

梅意拒绝了,说她要入伍从军。

既然这样,陈岚就写信给舅母,让她照拂一下。

许烽筠又接到外甥女的信,竟要她堂堂大将军照拂一个刚入伍的小兵,真是杀鸡牛刀!

把信丢给上任不久的年轻亲随,让她去处理。

同年冬,西北大将军许烽筠班师回朝,交还兵符,退居京城颐养天年。

昌顺十年,净空看着星盘上昌隆的国运,含笑而终。

宣史记载:昌顺年间帝知人善任,宵衣旰食,海晏河清,政通人和;四海升平,万国来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