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威胁(1/2)
不是敌人,就有可能成为朋友,尽管利益驱使下的朋友,听上去似乎不太美丽,但某种意义来说,利益撮合的关系,往往最是牢不可破。
“商业势力集结得再多,毕竟也是有限度的,华夏官方不可能放任自流,让民间力量威胁到官方力量。”唐如风说道。
“这点门道,赵小哥即便没怎么在华夏大地行走,也应该看得透。”
“这就是唐门举棋不定的原因?”赵宇林问道。
唐如风拇指之上不知何时套了个玉环,莹白色,光泽澄澈,镌刻着金色铭文。
那是少门主的扳指,偌大的唐门仅此一枚。
但凡得到这枚扳指的人,不出意外,将来百分之九十九都会成为整个唐门的掌舵人——是整个唐门,不是某某分堂。
“唐门的历史源远流长,或许比赵小哥知道的时间更久,从替江湖人打造各类暗器飞刀,到成为大巴山里人人望而却步的门派,数千年时间不倒,倚仗的并非暗器毒药,而是审时度势和投机钻营。”
唐如风语调缓慢:“眼下局势水深火热,躁动不得,以静制动方为上策,换言之,中立是最好的立场,因为手里至少捏着两个选择。”
赵宇林知道卖弄睿智的时候到了,不在藏拙,笑道:“两个选择是不错,但另一个选择再如何诱人,我想唐公子都不至于自大到跟华夏官方站对立面。”
时代不同了,这年头可不比封建王朝时期,造反只能是天方夜谭。
至少几十年之内是这样的。
“顺利攀过险峻深渊的人,反而更酷爱稳中求胜。”他说道。
唐如风那张英朗脸孔,总算写满不符年纪的淡然,人如其名,像风一样过而无痕。
此时,却有了一抹寻味之色,眼底彷徨。
“我该夸赵小哥心如明镜呢,还是怪赵小哥不懂事呢?”
有些东西氤氲晦暗,看透望穿需要大智慧,那么能勘破这层虚妄的人,自然是聪明至极的,但看穿之后还要将其说穿,却又显得傻呵呵的。
这并不矛盾,因为谁也没说过为人处世是一件事,事实上是两件。
——为人和处世。
赵宇林处世奸猾得很,但为人向来被诟病,过分耿直,有点没脑子。
对此,他的解释是刚才说过的那句话:“明人不说暗话。”
唐如风无奈摇头,笑容洋溢,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也就不跟赵小哥绕弯子了。”
赵宇林从他笑容里读到了无奈,只是仍旧不明白,难道就非得百转千回,才能体现出说话的艺术?
在龙洞村,没人这么教他,在战场上,大家都挺忙的,忙着赚钱和保命,也没工夫拐弯抹角。
只有这些城里人,事儿是真多。
“唐门之中,大风向决定了站在官方的这边,也就相当于跟孙家站在同一边。”唐如风透了底,说道:“想扳倒孙家的那一拨,仍然在朝唐门抛橄榄枝,许以重利,但我并不认为他们能获胜,所以许诺的利益到头来可能是张空头支票。”
“所以我至今还没遇上过唐门的高手。”赵宇林说道,替对方补足了意犹未尽的话语。
唐如风再次无奈地笑了,面对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却感觉到了深深的代沟。
这人总喜欢把遮羞布撕开,把原本美好的留白,撕得鲜血淋漓曝露在阳光下。
按道理说,这种人一般都容易早死,然而人家奔波在枪林弹雨中,非但没有过刚易折,反而弄了个第六兵王的头衔。
艺高人胆大,用在这里大概很恰当。
于是他不得不把话说得难听些:“我认为赵小哥必须了解,民间势力明面上是斗不过官方的,也根本不敢跟官方斗。”
赵宇林看着他的眼睛,目光不善。
唐门少门主迎着目光直视过去,怡然不惧,继续抽丝剥茧说出想说的:“既然不敢明争,针对孙家手里美味的肉,他们自然也就不能明抢,只能暗斗。”
“之前他们曾用过许多阴谋,无奈孙崇岳本人就是个极擅此道的阴谋家,背后又有神州大地最大的大靠山,那些阴谋很快宣告破产,有些还胎死腹中,他们转而改变方向,开始使用阳谋。”
“以孙乐灵小姐为人质,无疑是最直接简便的方法。”
唐如风语气越发的缓慢:“不管他们抓没抓到人,绑架的事情每做一次,就是在孙崇岳的精神承受力上砸上一锤,所以即便抓不到孙大小姐,甚至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也一样能让孙氏集团在阴影雾霾当中笼罩着,越陷越深,度日如年。”
阳谋用得高明,往往能显奇效,比阴谋更好用。
那拨所谓倒孙的幕后之人,他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隔三差五安排人影响孙乐灵的安全,只要手脚利落不留痕迹,即便孙崇岳明知道是谁做的,没有证据也是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