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22章 第 22 章 三合一(二进山、是个宝……

第22章 第 22 章 三合一(二进山、是个宝……(2/2)

目录

只见那处竟然长着一排的当归,伞状叶子,中间有着褐色的中空管状根脉,是当归无疑了。

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陶秋菊高兴地蹲过去,小心地拿出小锄头,准备连根挖起。

当归全身都是宝,除了根部外,叶子、花、果实等部位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自然要全部带回去了。

汤小米不禁说道,“这小承宝可真是个宝,要不是他要睡觉,我们准不会到这处来。”说着轻轻摸了下他的小脚丫子,只觉得暖暖的小脚丫愈发可爱。

“是的呀,没想到长在这么隐蔽的角落,不是走过来,还真的看不到。”陶秋菊边挖边说道。

余光扫见女儿对小弟弟颇为喜爱的样子,不由得好笑地说道,“你小时候,问你要不要弟弟妹妹,你可是跳着脚说不要。”

“现在突然多了四个弟弟,会不会不喜欢啊?尤其最近我和你爸为了照顾他们,对你都有些疏忽了,会不会不开心?”

见她妈认真地问自己,汤小米不由得脸红,“什么呀,我都多大了,怎么可能会吃小屁孩们的醋,那时候是小不懂事,其实后面我是想要有弟弟妹妹的,大家一起多热闹啊!

“只是你们那时候年纪大了已经没办法给我要了,如今才感受到血缘的神奇,自然就对他们亲切,再加上他们又都这么乖这么懂事。”

“我更多照顾他们,还忽略了你和我爸呢,那你们会不开心吗?”她又反问道。

知道女儿的意思,陶秋菊这才放心一点,还是要多关注女儿的心理健康,她最近已经够没有安全感了,别又因为自己和老公的注意力减少而更加难受。

“话说,你们还这么年轻,可别再生了啊,我再喜欢弟弟妹妹也不想再多一个了!”汤小米鼓着眼睛认真说道。

搞得陶秋菊一阵脸红,“小孩子家家,瞎说什么!”

说完转头不再搭理女儿,只专心把剩下的两株当归挖出来。

汤小t米见她这样,忍不住笑了笑。

嘿嘿,咱都是二十多的人了,深夜在宿舍和室友聊天的车速都能赶上高铁了,老妈却还总还把自己当小孩,这下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陶秋菊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只觉得不好意思,之前在家看电视剧,看到个亲嘴的镜头,她都恨不得把女儿眼睛捂住。

没想到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女儿真的已经是大人了,还会开自己玩笑了,哼!

想着她转头瞪了汤小米一眼,起身又去附近找有没有丛生的漏网之“鱼”了。

而就在她们有所收获的时候,另一边的汤大强他们布置好了一处机关。

只等到黄昏的时候,兔子们都出来觅食,就能见证它的功效了。

刚才围捕兔子只是试试水,他真正的计划是在山上布置五六个这样的机关陷阱,到时候就可以捡现成的。

他观察了原身他们之前做的套索陷阱,很容易被挣脱,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良,应用绳网和简单的机械原理,让兔子更容易落网。

他带着三个孩子去附近林子里继续转,准备找下一个合适的地方再布置。

“爹爹,这山上有野猪吗?”汤承武边走边好奇地问道。

汤大强想了想,印象中好像有人打到过野猪,“应该有的吧,但比较少碰到,万一要是碰到了,我们可得赶紧跑。”

“为什么啊?我听汤天宝说他爹就打到过野猪,说野猪肉可好吃了!我也想碰到野猪打一头回去!”汤承武说道。

汤天宝他爹汤显州很是魁梧,之前在同州的时候也会进山打猎,就曾亲手打死过野猪。

听到大儿子这话,汤大强只觉得一噎,如果是原身汤大强,遇到野猪还有信心对打几下。

可现他只会走为上策,因为哪怕有了原身的身体和力气,也不敢和有长獠牙的野猪对抗。

就连上次去袁家打架,他都是适应了好一会儿,还是被打了好几拳之后,才狠下心来还手。

可见这无论打架,还是打猎物,不仅仅是有力气就够了,还是要下得了手,他就是典型的文气类型,做不来这些。

“等爹爹回去研究个更厉害的机关,下次就带你们来捉野猪,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汤大强肯定地说,不就是野猪嘛,咱不敢打,但咱有脑子啊,设置陷阱机关捉。

汤承文连连点头赞同,“我也想吃野猪肉,但我听天宝哥哥说,野猪很可怕的,可以顶穿人的肚子,爹爹还是不要打,我们用更大更厉害的机关套!”

“我不怕,等我长大点我就去找野猪打!”汤承武则更喜欢简单粗暴的方法。

至于汤承财,满心都惦记着刚捉到的野兔子,“爹爹,洞里的灰兔捆牢了吧?不会跑吧?兔子肉和兔毛可都能卖钱呢!可别跑了呀!”他不禁絮絮叨叨。

不得不说家里四个男孩子性格各个不一样,汤大强他们因材施教的压力显然更大了。

可显然忙晕头了的夫妻二人,都忘了孩子上学这个大事了,下意识就只想着填饱肚子。

此时两个做父母的,正一个忙着埋头挖草药,另一个忙着设机关套兔子,不亦乐乎。

-

(三)野芋头//

“小米!你终于回来啦!”

汤欢欢激动地叫道,挥着手就往汤小米家跑来。

他们一家人在山上整整待了四天,要不是带的米吃完了,简直都不想出来了。

只见上去时空着的背篓和麻袋,此时都装得满满当当了。

汤大强走在最前面,一条扁担挑着左右各两个麻袋,扁担都压弯了,沉甸甸的样子,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而陶秋菊背着的大背篓,里面也都装满了,上面还搭着一个小麻袋。

再看汤承武,和他爹一样,也是一根扁担,只两边个挂的麻袋稍微小一点,可看上去也不轻。

其余的就是汤小米背了满满一小背篓,双胞胎各提了一个小麻袋,只汤承宝空着手迈着小短腿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

总之,明眼就能看到这家人进山这些天收获不少。

汤欢欢好奇地跟着他们进了院子。

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汤小米他们大大方方地把东西倒在地上摊开了任由她看。

“呼!累死了!”汤小米率先一屁股坐在边上的石凳子上。

“你们这都是收了些啥回来啊?”汤欢欢好奇问道,只见地上倒出来的东西自己并不认识。

“那可就多了!这是草药,当归和三七,各一麻袋。”

“这里面是野芋头,两麻袋。”汤小米指着地上一一说道,随即指着一个还在动的麻袋说道,“这里面是兔子,活的十二只,死的五只。”

汤欢欢本来还想问野芋头的,转瞬就被兔子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天啦!这么多!你们是捅了兔子窝嘛!”她不由得惊呼出声。

汤承武和双胞胎等的就是这一刻,知道她准能大吃一惊,见她果然吃惊,心里一阵暗爽。

汤承武赶紧站出来得意地道,“要是再多等几天,说不定还能更多呢!”

“是的呀,我爹做的机关网可厉害了!有一个网就捕到了五只!”汤承文比划出一个巴掌夸张着表情。

“就是就是,都不需要我们守着,机关自己就套上了!”汤承财激动补充。

汤欢欢实在是难以想象什么样的网,能一次性捉到这么多兔子。

之前她爹和村里其他人一起进山也会有兔子,但进去一趟顶多能猎到三五只兔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的。

陶秋菊缓过气来,站起身去厨房拿了个竹篮子出来,往里面装了一只用大叶子包裹着的新鲜死兔子和一些野芋头,满满当当一篮子。

递给汤欢欢说道,“送给你家奶奶的,麻烦欢欢你和小米一起给提过去下,给你奶奶解释下,说我这里还要忙着收拾,就不亲自过去了。”

本来想每一家都送点表示感谢,但实在是村里人太多了送不及,索性就送给他家奶奶吧,就当孝敬老人了。

汤欢欢还没从惊讶中反应过来,懵懵地接过篮子,在汤小米的陪同下,转身回去自己家了。

“这些兔子怎么办?”陶秋菊转头和汤大强商量道,“现在天气热,可不禁放。”

“死了的我们都吃掉吧,一天吃一只,另外五只活的熏一下做成腊兔子,留着后面慢慢吃?”汤大强提议道。

“唔,可以,这些兔子都挺肥的,炒了给大家吃,多放点茱萸和姜片,油滋滋的,肯定下饭好吃!”陶秋菊同意道,“兔皮都剥下来,我研究下怎么硝制,保存起来给大家做冬衣。”

汤大强连连点头,“再剩下五只活的要不就养着?我看里面都还有两只怀孕的母兔,养一养估计就能生了,我在屋后面织造几个竹笼子,就关在里面养,给点草应该就行。”

陶秋菊眼睛一亮,“我觉得可以!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的,有这些做种,说不定能搞个兔子养殖场,今后就有源源不断的兔子肉吃了。”

汤承武和汤承文的注意力都还停留在油滋滋的兔子肉上,只汤承财问道,“我们都自己吃,不卖吗?”

不愧名字里带财,几个孩子中就他每次最在乎卖钱这个事,他记得爹爹之前猎到兔子回来,可都是会卖的。

一只兔子三斤左右,加上兔皮可以卖30多文,往常他都是给家里报30文,剩下多的则自己悄悄留下来,他们家之前的积蓄就是这样积攒下来的。

可是现在,对于一家人而言,钱财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得了钱财也是为了买吃的,索性不如自己把兔子肉都留下。

因此他肯定地说道,“不卖,全部留着自己吃,今后下小兔子了,也都咱们自己家吃为主,再有多的再卖。”

几个孩子最近已经对于家里顿顿吃干饭习以为常了,如今竟然可以顿顿吃肉,哪怕是兔子肉,还是让他们觉得不可置信,连忙回过头去看自家娘,确认下这话的真实性。

才半个多月,他们就都机灵地感受到家里的天已经变了,如今家里说话更算话的明显是娘亲。

见孩子们都看过来,陶秋菊笑着点头,“是的,都自己吃,我们吃好点,大家把身体养好,今后可以猎更多。”

“吃饱吃好长高个儿!”汤承文开心地复述着娘亲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爹爹,我也要跟着学那个机关网,我们下次去猎更多兔子回来吃!”汤承武t激动地说道。

两个大人见他们这么高兴,都笑着点头同意。

虽说这下次进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接下来就要忙着秋收了,一时抽不出时间。

进山打猎也是有季节性的,过季了可就难见到猎物了。

不过见孩子们兴致高,他们就没有说出来。

见几个孩子都去逗弄兔子去了,两人才继续整理,“来,把这些野芋头都搬到边上柴房里去吧,摊开了放,别堆在一起腐坏了。”

这次他们在一个山谷中,找到了一片沼泽,里面竟然长了一整片的野芋头。

全家人高兴疯了,连着挖了大半天,可惜实在是装不下了,这才罢手。

“还得再去一次,多弄点回来,这个玩意儿还挺顶饿的。”汤大强边挪动着沉重的麻袋边决定道。

他们在山洞里炖着吃了几个,又糯又香,入口松化甜美,可好吃了,当即恨不得把整块沼泽里的都挖出来。

“估计还能挖个大几百上千斤吧,我们家肯定挖不完的,要不去和族长说一声去,让村里人一起去?不然在水里长时间没挖出来,久了估计就要发黑发软坏掉了。”陶秋菊提议道。

她不禁觉得奇怪,好像记忆中从来没吃过这,在现代的时候芋头可是常见的根茎类食材,如今难道大家不知道这个能吃?

可如今遇到饥荒的时候恨不得树皮杂草都啃几口,还能漏掉这么个好东西?

不过之前在山上的时候忙着挖啊采啊,下山回来后又忙着收拾,她就没深想,就忽略掉记忆中的关键细节了。

而正在他们忙着把剩下两麻袋的中药归置好的时候,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便看到汤显祖和陈氏匆忙跑进来的身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