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50章 第 50 章 二合一(逃走、抉择)……

第50章 第 50 章 二合一(逃走、抉择)……(2/2)

目录

更别说这宅院虽然破百了,但四周还有高高的围墙,很好隔绝了外面的视线,让身处里面的汤家众人感满满。

而此时已经正月初三了。

一路为了赶路,除夕这个重大的节日都忘记了。

此时闻着内城上空的空气中弥散的鞭炮烟火味,以及时不时传来的节日童谣声,大家才意识到除夕已经过了。

除夕是传统节日,起源于汉朝,盛行于唐宋。

在现如今五代十国时期,除夕夜家人会团聚一堂,共度佳节。

有条件的会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等,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难怪外面能闻到硫磺燃烧后的刺激性气味。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自腊月二十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天了。

可真真是度日如年啊!大家不禁感叹。

实在是当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大脑会让人更加关注当前的情境,从而导致大家对时间的感知变得格外慢。

不过没有过成除夕,大家倒也不觉得遗憾。

因为一路全家人甚至全族人都是守护在一起的,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团圆和守年了。

并且近来因为赶路消耗大,加上各家带的吃食多,各家就都是敞开肚子吃,家家户户的伙食属实都是不错。

从吃食上,不少小孩都只觉得近来像在天天过年。

只是这躲进内城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去补给吃食,消耗已经快要殆尽了。

一时,宅院里,除了一队人出去代大家统一买粮食、买药材。

剩下的人中,一部分如汤望河等老人和小孩子们已经撑不住歇下了。

而汤显通、汤显甲、汤大强等领头的年轻人,则还在商议着下一步的规划。

-

(二)抉择//

下邳,古称邳国、东徐。

自唐有天下后,改郡为州,设邳州,下辖下邳、郯城、良城三县。

现如今随了唐制,邳州和徐州平行,位于大梁的最东南一点的位置,。

如果熟知三国历史的可能会知道“下邳”这个地方,毕竟“一部三国史,半部在下邳”。

张良圯桥进履、刘备屯军、吕布命丧白门楼等家喻户晓的故事皆发生在此地。

所以汤小米对此地还算熟悉,不仅是三国志游戏中在这里跑过多次地图,额外也看过不少这里的历史介绍。

清朝的时候,黄河地震后决堤,洪水淹没了下邳古城,下邳此处才没落。

现如今的下邳,繁华不亚于彭城。

邳州和徐州同样是通达南北、水陆纵横的要地,往北是齐鲁之地,往南是淮河、长江,水路交通便利,政治经济颇为发达,尤其产丝甚饶。

可同样的,当大晋打过来,它也和徐州同样将陷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命运。

所以汤小米只是把这里当成了南下的第一站,只觉得现如今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距离南边的南吴更近了一步罢了,远还没有到革命成功的时候。

可汤显通等人却显然想止步于邳州了。

他意欲投奔的同年,正是在邳州居下来养精蓄锐、繁衍生息。

而朱大户一家则想去更南边的良城,他叔叔在良城发展,他一家自然也想要去良城发展。

一时,汤显通和朱大户两边都投来橄榄枝,都让大湾汤氏和上河村汤氏跟着自己走。

毕竟这两族的人数众人,且青壮队伍厉害,跟着一起走有安全感得很,今后一起定居也能继续互相照应。

汤显通只说自己同年在郯城做县令,这同年和他关系非常好,大家跟着过去都能提供庇护,不用担心被本地人欺负。

而朱大户则说自己叔叔在良城发展颇好,有田有地有山,到时候自己从中说和转给汤氏众人一些,汤氏很快就能定居下来了,说不定还能和他们朱家做邻居。

只能说t两边的说辞都很有吸引力,大湾的汤显甲两兄弟和上河村的汤显山、汤显祖等人陷入了纠结,觉得似乎去哪边都还不错。

只知道历史真相的汤大强,则是两边都不想去。

按照他们一家人的想法,只想让大家一鼓作气,直接南下去南吴好了,一步到位,远离大梁这个战争漩涡。

他构思了下措辞,对着对着对面的汤显通道,“你堂堂一别驾,去了良城只能屈居人下,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说不定还要端茶送水迎来送往。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大梁呢?我可是听说南吴挺好,厚待士人。”

汤显通微讶地擡起头,前面半句一时说到他心坎里面去了,他现如今最怕的就是这一点。

无论再如何说自己不介意白手起家,不介意重头再来,可是真的让自己再去做小吏,听别人的呼来喝去,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接受。

更别说还是在昔日平起平坐的同年面前做小吏,这种低人一头的感觉,他想一想就觉得难受。

他是一个高自尊的人,最怕的不是吃苦受累,反而是怕自尊受损。

不过对于汤大强的后半句话,他不禁疑问道,“我们对南吴知之甚少,大强兄弟你是哪里得来的消息?所谓的厚待士人作得准吗?”

汤大强自然是从汤小米处听来的,但现在不能说,只能说自己是路上随耳听来的,“我听说现在南吴是大臣徐知诰当政,他想要收取人心,于是宽刑法,推恩信,建造延宾亭招待四方之士。”

见他说得有板有眼的,汤显通一时不知道该不该信,实在是不知道这乡间之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这么详细,这些显然是他都不知道的信息。

徐州虽然离南吴不算远,但消息传来却非常有限,既不知道如今是大臣徐知诰掌权,也不知道这徐知诰建造延宾亭招待四方之士。

他边上一直沉默的汤承诺、汤承言,则是悄悄提醒他们爹,这家人当初分析预判了刘??牢狱之灾的事情,还给全村预判了明年春耕后征兵征税的事情,且都说是随耳听来的,很有些神奇的。

汤显通不禁陷入了沉思,盯着汤大强神色莫名,仿佛想把眼前这普普通通一村汉看出洞来,识破他到底有没有这神奇的预判能力。

而汤大强没顾这边汤显通父子几人的议论和神色,只又对朱大户劝道,“徐州都要征兵且征税了,这邳州还会远吗?你去良城的话,马上就要面临加税,买了田地种肯定不划算,何不邀了你叔叔一家一起去了南方?”

他还试图能劝着朱大户及其叔叔一家一起走,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想法,能劝一个是一个吧。

朱大户也诧异地擡起头来,他实在是没想到这一茬。

不过转念一想,有道理啊,徐州的税都加到了五成多了,邳州会不加吗?

哪怕今年不加,明年是不是也会加?

那自己还买田租给别人种的话,属实是不太划算了。

不买田的话,难道坐吃山空吗?

这显然又不符合他们家的家风,也不符合他个人地主老财的守家发家理念啊。

而一边的汤显甲几兄弟,联想到到前几日刚抛下的大湾的一切,心底不由得一阵心疼,不仅仅是那些田地舍弃了可惜,更是大家的一腔心血和辛劳付出白费了。

现如今转念一想,这逃荒,是不是一次性逃到位了会比较好一点呢?邳州能是族人们的最终归宿吗?可别定居了下次又要继续逃了啊!

一时屋内众人都陷入了思考。

是止步于邳州,还是去更南边的陌生国度去闯荡一番?

到底要不要继续南下?

众人都不禁陷入纠结。

而此时,北方传来了王大将军守黄河失利的消息,整个彭城王氏忙活起来,再没有人有精力搭理发疯偏执的王夫人。

另外终于和王州牧掰扯清楚,准备去剿灭土匪的武宁节度使,直接被征调去了北边。

熊瞎子打听到消息,一阵狂喜,只觉得天助自己也。

如今他手下的人手已经有六百之众了,连忙趁着驻军撤离,策划想搞一波大的。

这肥硕的沛县似乎不错啊!

哪怕城墙高,打下来难,但是打一次至少可以吃几年,实在是忍不住心动。

他一时也陷入了纠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