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55章 第 55 章 周末加更(争执)

第55章 第 55 章 周末加更(争执)(1/2)

目录

第55章 第 55 章 周末加更(争执)

众人一惊, 难道是衙门为难人了嘛,竟然个个都面红耳赤的样子,连忙凑上前去问。

却原来, 不是衙门为难人, 反而是衙门给的条件太好了。

汤大强一行进去一问,听说是办理落户,且有近千人来投, 守在前面的差役连忙去叫了县令,县令大人亲自来办理。

这县令姓徐, 年纪很轻,约莫才二十出头的样子,热情地引了他们去衙门后面的大堂。

汤氏等人见了他的形象和态度, 悄悄松了一口气,这县令不敢说是个愣头青,但总归不是官场油条子, 那被为难的概率就会小得多。

果然, 这小徐县令看了他们的身份文书和通关文牒,确认了大家的良民身份后, 态度好得很。

没有兜圈子,直接就问他们有没有看中的地方,立即就可以给他们办理户籍, 还允许他们一族住在一起。

之前汤氏众人还担心会被分开, 毕竟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即接收流民的城市,为了防止流民聚在一起生变,所以会把同村同姓的分开。

可金陵这里不仅没有这个要求,竟然还问他们看中哪里, 任由他们自由选择,一时自然惊喜万分。

可是他们刚来哪里知道这金陵各处地方如何,只得斗胆问徐县令有哪些地方可选。

徐县令没有见怪,而是让边上的差役,去里面拿了一张颇大的舆图出来,摆在大桌子上,招呼他们过来看。

一时,汤氏这边看得懂看不懂的都凑上去看。

汤大强自然也是,赶紧就去看地图。

可是不由得皱眉,实在是这古代地图,着实有些抽象,好像……似乎……大概有点看不懂的样子。

不仅符号有些奇怪,比例尺他一时也没摸着头脑。

围着大堂中的大桌子,四处转了角度才总算是找到切入点,大致辨认出各处所画的含义。

结合刚才进城门时所看到的的,加上边上徐县令和差役们的解释,总算弄明白整个金陵城的整体架构。

大致可以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

内城则是最中间的位置,由城墙和护城河紧密包围着,方方正正一大块,也就是他们现在正所处的位置。

不得不说这内城都已经着实大了,光东西南北四面的城门就有十多个,里面街道和建筑无数,看得人眼花缭乱。

汤大强悄悄估计,觉得这内城应该就是十多个沛县县城大,不愧是六朝古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

最南边即是他们刚才进来的聚宝门,最北边则写着的是北桥门,正东边写的是正阳门,对面走过一条街,就是正在修建的宫殿遗址。

而正西边则写着的是石城门,紧挨着就是外城墙,再出去就是秦淮河了。

这是最外面的几个重要门情况,再往里看,则是城内的街道情况。

只见南北向有三条主街,从北向南分别写着上元街、中元街和t下元街。

东西向同样三条主街,从东向西分别是太平街、里仁街、大西街。

六条街道交汇,把整个内城分为了整整十六块,每块大约都有一个县城那么大。

这么大一块地方,还没熟悉了解的情况下,要选择一块可着实不容易。

“我们现在所在的衙门位置,差不多是正中间,往外走可以说是东贵西富。”徐县令不厌其烦地介绍道,“东边因为挨着龙光山下的宫殿,一般都是住的达官贵人,方便宫内随时召唤,以前的六部衙门也都在这一片。”

“而西边挨着秦淮河和扬子江,以往都是水路贸易发达,一般住的都是做生意的有钱人,所以说富贵。”他补充解释道,“可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如今,龙光山下的宫殿已经毁了,秦淮河和扬子江的水上生意还没有恢复,所以暂时没有这种说法。”

“除了东边几条街,其余的任由你们选。”徐县令说道,“只是现在大部分地方都是断壁残垣,需得你们自行清理后另行修建房屋。”

“那这外城呢?可以选吗?”汤望同思考一阵后问道。

徐县令顺着他所指,看向外城的位置。

南边和西边,内外城挨得很近,只一条街道,位置不宽。

外城主要是北边和东边伸出去一大块,整体比内城加起来还要大。

北边一直到江边的狮子山,东边直到东山和后湖,大小的山脉、寺庙、湖泊都位于这一大块位置里。

听了他这话,徐县令惊讶了一下,“老人家你倒是眼神好,这里几百年前可都是很繁华的地方,只不过现在全部荒败了。”

随即又补充道,“如果你们能去外城的话,可以给你们分了荒地开荒,且前三年都免税,第四年开始十税一。”

原来现如今金陵大部分人都是外地迁来做工的,基本上都在内城各处工地上干活,基本上没有人去种田,所以整个金陵的吃喝根本无法自给自足,全靠从外面运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