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 二合一(观念冲突、制作……(1/2)
第81章 第 81 章 二合一(观念冲突、制作……
(一)观念冲突//
不过两位族长还没走出宿营地, 就被一众年轻人围住了。
只见众多年轻人的神色,满满都是拒绝。
两位族长不由得困惑,“怎么回事儿?你们挡在前面干嘛?”
打头的小柿子站出来说道, “两位族长大伯, 我们暂时还不想成亲之事,至少不急在这一时,所以你们不要出去找别人啦!”
汤望河不由得吹胡子瞪眼, “一个个都多大了,还不急!尤其是你小柿子, 今年可都二十岁了,可不老小了,还不急啊!你不急你爷奶都要急死了, 你个兔崽子!”
“真的不急,我想等族里房子盖好之后再说!大丈夫何患无妻,不急在这一年两年。”小柿子抿嘴倔强说道。
“那你呢?大牛, 你可比小柿子还大, 今年都二十三了吧,人小孟子和你一样大的孩子都有了, 你还光棍一条,你就不着急嘛!”汤望河问着小柿子边上的另一个人。
这人就是当初跟着一起护镖的大牛,当时他着急挣钱娶媳妇是出了名的, 后面他看到朱大户家散落一地的银子, 直接眼睛都直了,可不就是因为想着捡钱娶媳妇儿的嘛。
“那是在上河村的时候是有点急,但现在我也不急了,我和小柿子一样的想法,总不能让别人过来吃苦受罪!我再干两年, 把房子建好,到时候才好找呢!”大牛笃定地说道。
他的话里思路很清晰,显然是开窍了,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其余人都纷纷附和,“就是就是,我们都这样想!”
这时候边上围起来的族人越来越多,两位族长见此情形,干脆把所有还留在营地的人,都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大会。
“好久没开大会了,趁着大部分人都在,我们一起说道说道。”汤望同站在中间的石凳子上扬声说道。
其余族人纷纷围上来,点头示意有在认真听。
“我们族里两百户上千人,可是很久都没有小娃娃出生了,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汤望河沉痛地说道,语气里全是焦急,是真心实意在操这心。
边上的汤望同补充道,“就是啊,这自古繁衍才能生息,我们这些老的,都想着年轻一辈儿再赶紧成家立业呢!”
其余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像汤望金、汤望银、孟大娘等,都是一脸赞同。
而年轻人这边,表情却是截然相反。
成亲了的比如小孟子等人,都是说,“我们暂时还不急着再要孩子,现在条件差,不要生出来孩子受罪,等后面条件好一点了再生。”
而没成亲的比如小柿子一批,则是坚持刚才的观点,“我们则是现在还不急着成亲,等后面房子建好了再说。”
汤望河不由得有些急眼,“什么时候才能算条件好!哪里就不能生娃、不能结婚了!”
他身后的老人们纷纷出声附和,显然理解不了他们这个想法,哪一辈不是先成家再立业的,怎么到了如今就不行了。
可是年轻人们则异常坚持,就是不同意。
只能说之前陶秋菊关于优生优育的思想,宣传得很到位,年轻人这边都统一了思想,都认为当前无论是生娃还是成亲,条件都还不成熟,得等一两年再说。
尤其是随着走出上河村,走出徐州,甚至走出大梁,年轻人经历和见识更多之后,思想更加独立和开放,对新观念接受起来,就比老年人要更快。
一时年老的和年轻的,谁也无法说服谁,场面就僵持住了。
而中间那一批中年人,瞬间就成了两边的争取对象。
“大强,你说说,先成家后立业,是不是这个理!”汤望河cue他大强侄子。
他大强侄子五个孩子,显然是认同多生多好的,自然要站在他们这边,汤望河很笃定。
哪里知道,他大强侄子却不是站在他这边的。
汤大强被cue到后,摸着下巴思索t了下说道,“我倒是觉得年轻人们想法有道理,我们现在的确还条件不好,不急于一时嘛。”
汤望河不禁瞪大眼睛,一股被背刺的感觉。
而其余的中年人,比如汤显祖、汤显山等人,都纷纷出声支持年轻人们的想法。
一时又是争执不休。
站在外围的汤小米,只觉得这个场面,和现代时候的一些场景简直一模一样。
往往都是年轻人自己不着急,大爷大妈反而天天混迹于各大公园相亲角,举着牌子恨不得赶紧给自己孩子配对上。
他们基本上不关注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只执拗地想要催婚催育,搞得年轻人烦不胜烦。
好在汤氏族里的老人们,反而没有那么固执。
一顿争执之后,见对面众人仍然都坚持想法,族里的老人们反而冷静下来了。
“可以先定下来啊,到时候房子修好了再成亲也成嘛!”汤望河退步道。
“现在条件差,没有拿的出手的,定不到好的,不如不定。”小柿子坚持道。
汤望同只得出来打圆场,“好好好,我们都知道大家伙儿,无论男娃女娃,都是有志气的,都憋着一口气想把族里发展好,这是好样的!”
他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和缓了很多,显然是说到大家心坎儿里去了,年轻人们可不就是憋着一口气,想把族里建设好再说其他的嘛。
“之前是我们着急了,我们这些老的,总想着看到大家一批一批都成家立业,忽视了大家的想法。”他坦诚地承认着错误。
这一下子,搞得对面的年轻人们不好意思起来,嘴里纷纷说,“族长们的好心我们都清楚。”“你们也是好心,我们知道的!”等等。
这些话一说出来,老人们脸色也都好看了很多。
两边都有了台阶,气氛缓和一点后,再中间人说和几句,就化了干戈为玉帛。
“那大家伙儿就继续打起精神来,把活儿干好,争取早日住上新房,先建房再成家!”汤望河收尾说道。
另外又对边上的一众女孩们补充说道,“你们女娃也好好干,到时候出嫁的时候,族里都给你们各备上一份体面的嫁妆。”
不得不说,这样一番话下来,众人看到了两位族长的真诚和让步,无论男女,都更加干劲满满起来。
没有再多耽误,全族众人都分头出发去干活了。
而汤大强则是准备继续去了后面研究水泥配比,有点眉目了,还需要进一步尝试。
临走前他叫上两位族长,直接说道,“大伯们,给我分几个人吧,我带着他们一起做一些事。”
实在是他一个人研究效率太低,而其他人暂时都有了别的安排,他临时不好调用,所以来问了两位族长。
听了他这话,汤望同率先反应过来,不禁眼睛一亮,这是要教族里人做事呀!
在他心中,大强侄子可是本事多多,最早之前的手工活,后面的水力磨坊还有筒车等等,随便教出来一点,都够族人们受用的了。
只是他们之前不好提,担心人家不愿意又不好拒绝,但是现在竟然没想到汤大强主动找上来了。
汤大强倒是想得通透,现在一起经历了这么多,如今他们一家和族里已经是一体了,更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能教的他教一下,族人们受益,全族发展越来越好,他们一家也能跟着受益不是。
毕竟现代的时候他就没少带徒弟,带出来反正也饿不死师傅。
毕竟他传授的主要是想法和动手能力,像水泥配方这种比较重要的他不会轻易传出去,免得惹来不必要的纷争和麻烦,有时候利益诱惑太大,也是导致族里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这些他都想清楚了,才找上两位族长来。
而两位族长确定了他确实是自愿的,当即就赶紧答应明天早上就给他配上人手,让这些人边帮忙边学习,得空指点几句就行。
汤大强点点头,满意地继续去调水泥配方去了。
他忙活的那一处是围起来的,外面人都不知道他在鼓捣什么,但都在猜测应该是什么很厉害的东西,至少比那铅笔厉害。
而第二天一大早,两位族长就领着整整十个年轻人,整整齐齐站在了汤大强家的帐篷前。
不得不说行动力超强,生怕汤大强反悔似的,连夜挑选出来的,都是既聪明且手脚麻利的。
包括小柿子、小孟子、大牛等几个小年轻,还有几个年纪大一点更稳重一些的。
其中还有一个是汤显达,他之前跟着汤大强做过水力磨坊和筒车。
但汤大强离开后,他还是觉得自己很多都不会,像水力磨坊只能仿制到五六成。
可是单独又找不到机会来讨教,实在是汤大强太忙了,听了消息,他就赶紧报了名,哪怕打下手都要再多跟着学一点。
众人全都眼巴巴看着汤大强,汤大强还能怎么办,只得说,“既然大家都想跟着做点事,那便都跟上吧,只是要勤快点,好好干活,有不懂的随时问。”
十个人连连点头,然后就跟上去去了神秘的围栏里面。
汤大工程师则是既护镖头领和专人保镖、港口建设专家等身份之后,终于又回归到动手钻研的身份了,他很是满意。
开心地对着跟上来的众人说道,“来吧,我们一起来玩泥巴吧!”
众人一脸懵,只见地上石头泥巴几大堆,看不出来在干什么。
不过都听话地听着指挥行动起来,一时小柿子和小孟子,撸起袖子往石磨里面加石头,磨粉;大牛和汤显山则劈柴去烧火,为待会儿的煅烧做准备。
至于汤大强,则就着磨出来的石粉和铁粉,继续配比试验起来。
有了众人的帮忙,这配比研究进程就快多了。
他有信心能在老婆回来之前,研究出基本配比来。
-
(二)制作酸笋//
而另一边的汤小米,对于她妈安排的任务,近来也是有在积极推进。
后世大家能够看到的南京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根据历史记载,它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完工于明朝洪武年间,历时28年,总长度两万多米,动用全国28万民工3.5亿块城砖。
汤小米当初还去看过,这些数据当时导游说过好几遍,所以记性好的她仍然记得。
所以当她妈说要重建城墙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工程量太大了吧。
这几天,她实地走了一圈,腿都差点走断。
看完这一圈,只觉得确实是工作量太大,哪怕当前的围城面积相对后世要稍微小一点,但整体城墙加起来的长度应该也有三十多里将近四十里。
如果都用砖石结构,应该也要上亿块砖头,实在是个大工程。
但是看完后,她还有一个结论,那便是这四周的城墙确实要重修。
因为好多地方都塌陷倒地了,压根儿没法防御外敌入侵。
五代十国时期,是著名的混乱时期,金陵城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尤其是到后面它还成为都城。
汤小米记得的就有两次大战是在金陵城发生的,一个是公元955年,后周发兵进攻金陵,整整打了三年。
以及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军攻破金陵。
按照这两个时间点来看,如果汤小米没有记错或者记漏的话,至少还有二十来年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