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98章 第 98 章 二合一(筹钱、搬家)……

第98章 第 98 章 二合一(筹钱、搬家)……(2/2)

目录

没想到还能一把抽中了,难怪他拿到房契,手都激动得抖了起来。

转身看到边上急切看过来的家人们,一时话都说不出,只嗫嚅着嘴唇,眼里冒出热泪来。

老娘妻子和一对儿女赶紧扑上来,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了起来,真的是喜极而泣。

有房有车的县官们,大都低估了老百姓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

这人啊,首先便是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无论大小好坏,总是要有那么一个。

因为只有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才仿佛有了根,有心底有了安全感。

尤其像老张家,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金陵城这边谋生的,本来就充满了漂泊不定感。

而此时,拿到新鲜出炉的房契,一家人的心,才总算是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而其余拿到房契的人家,同样对金陵城的归属感猛涨了起来。

果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最好的时代,无非就是创造条件,让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而现在的金陵,对于很多人来说,就莫过于最好的地方,最好的时代了。

一时无论买到房还是没买到房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越来越好的期望,全部越发干劲满满起t来。

-

(二)搬家//

目睹了这一切变化的小徐县令,还是有些看不明白。

但是他没有再出言疑惑,实在是经过这几天,他算是察觉到了自己对下层百姓真的是不太了解。

没想到这么小小的一座房子,对他们而言竟然那么重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只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但实际上要实现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很多读书人一开始都有这个抱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中的许多逐渐放弃了这个初衷。

尤其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仿佛大家都是过了今天没有明天。

权力的顶端的人们往往更加关注自身的权益和享乐,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生死存亡已经不再关心。

他们将自己的利益置于首位,对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福祉不再放在心上。

以至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发困苦,真真是人命如草芥。

可是当你置身于这个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他们都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难免会生出无限的悲悯和爱怜之心。

陶秋菊现如今就是这种心态,总想着自己能多做点什么,为这个时代,为这些普通百姓,也算是不枉白来一回。

而她这种心态,无疑在触动着身边的人。

其中首先感受到触动的,便是跟着她最紧的小徐县令。

他之前一直还有些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只因为他出生在徐家主支,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父亲非常精明,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尤其他家还只有他一个儿子,父母对他都宠溺得很,更是没有体味过人生百态。

后面来了金陵城这边,直接做上了县令,虽然见到过一些可怜人,但到底是感触不深,每日只是依照着先例做着管理之事。

可是陶秋菊上位后,让他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处事逻辑以及心理状态。

尤其是这几天,分到房子百姓的那份激动与欣喜,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多的贫穷和苦难?

尤其对照着陶秋菊的所作所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的真正改变。

而陶秋菊对身边人的正面影响,正从小徐县令一路扩散开来。

这一点无疑是值得高兴的,她想要的就是能给身边的人潜移默化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而整个金陵城在她一己之力的推动下,显然在越来越好,金陵人都看在眼里,大家对她的感激也都深深藏在了心里。

接下来,既然已经分到了房子,那便是赶紧搬家入住了。

连着三天,去西城门的一路上,来来往往都是正搬家的人。

老张背着包袱拖着孩子,喜气洋洋就准备去廉房那边入住。

他和媳妇儿的包袱里面,仅仅几件衣服和一些锅碗瓢盆,走在路上发出丁玲哐当的碰撞声。

其余的路人,不由得纷纷对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

而到了西城门莲房壹区,他们对着签字上的号码,找到属于自己家的房子,一处挨着南边位置的地方。

推开朝外开的小门,他们一家走了进去,东西都来不及放,就忍不住里里外外转悠打量起来。

越看得仔细了,他们的脸上越发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因为对这个新家,实在是满意,果然如大家所说的,真的那般好。

这个新家将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基石,他们将在新的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面对新的挑战,追求新的梦想。

哪怕现在看上去还是家徒四壁,但相信未来,靠着全家人的努力,终有一天会把里面装得满满当当。

其余人差不多都是这个心态,既然买了这里的,没有一个人嫌弃小

家里人口多的,几个人挤一个屋子也能住得下,全部都紧锣密鼓筹划起来该如何分配和布置了。

而另外一边,定淮门边上的汤氏家族,也在热闹地进行着搬家。

是的,他们一族的房子,总算是修好了。

比不得县衙这边人手充沛材料充足,他们建得要慢得多,但是总算是赶在年底前彻底竣工了。

这次竣工的,不再是上次暴雨时候的半成品,而是完完整整的成品房屋。

上面全部盖着青瓦,墙壁则用灰砖砌成,地上铺着紧密的木板。

站在房间里面往上看,房子还采用了木梁、柱子等构件,看上去就非常稳固,让人住在里面感觉非常安心。

另外房间里还配备了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如床、桌椅、柜子等,让大家感受到切实的便利。

大部分族人在这一天都回来了,大家聚齐了,围绕着房子参观起来。

一时忍不住赞叹连连,实在是觉得眼前的房子,好得超乎大家的想象。

每一座,足足占地有一亩,比西城门那边的廉房肯定是大得多的。

整体看上去就更加宽敞明亮了,更别说产权还是他们自己的。

得亏是当时来得早,以及汤大强的坚持在城里落户,才赶上了当时还分宅基地的好政策。

哪怕位置确实偏远,但是大家都非常高兴,城里其他人可都是羡慕不止的。

不过造价倒是确实高,平均算下来每座差不多都是四十两。

基本上把全族的积蓄,以及这大半年挣的各种钱,全都搭进去了。

汤若芙取出厚厚几本的工分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家的工分情况。

算出来多少钱能换到什么房子,然后就让大家排队挑选。

工分少了的,则需要补现银,只得把之前的家底儿都掏空。

工分多了的,族里则会退一部分现银。

正因为有了详实的工分记录,之前可是每五天都会盘一次,一点都没有出错的,因此大家和气地就完成了全族分房。

整整二百座,全部分给了族里人们。

朱大龙很遗憾没有凑够工分,分不到一座。

他爹的铅笔工坊成立后,他就去给他爹干活了,汤氏族里不给他算工分。

不过到底是领到了一笔银钱,还算是开心。

回去就让他爹日日也要给他算工钱,不能白用人。

气得朱大户一阵骂骂咧咧,“你吃老子的,喝老子的,住老子的,用老子的,竟然还要老子给你开工钱?!”

“你要不开,我就不干了!”朱大龙威胁道。

偏偏如今的铅笔工坊,还不能缺了他这个核心管理人物。

朱大户只得提出今后每个月给二两零花钱,被朱大龙讨价还价到一个月五两,这才罢休。

而汤若芙,因为管着全族的账本,一直是拿着一等工分的。

她稍微补了一点之前的积蓄银子,就自己拿到了一座单独的小院。

虽然紧挨着哥哥嫂嫂家的,但是确确实实是独立的小院,她这个心里可别提多高兴了。

这是她长这么大,完完全全靠自己得来的东西,还是一座房子,可以想象那个成就感。

就连汤承诺和汤承言两兄弟都羡慕不已,只可惜他俩的工分,都给他们家换了房子了,额外再换不来一座单独的。

不过他们入住还没多久,润州那边就传来了消息,说要接了他们一家过去。

汤承诺、汤承言两兄弟都很想父亲了,自然听了小李氏的安排准备出发去。

而汤若芙,她虽然也挺想几个哥哥的,但是她却想留在金陵城。

她想走出去南城那边,再多做一些事情。

她知道只有目前的金陵城,能够允许男女一样的上工,其它的地方都做不到。

所以她想试一试走出去做事,而不是去到润州后又困于后宅。

小李氏见实在是说不动她,只得无奈自己带着几个妯娌和几个孩子出发了。

而汤若芙,则收拾利索,先往小清凉山去了。

汤小米在那边,接下来可以做什么,她打算先听一下汤小米的意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