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 追封(2/2)
郭秀妍捧着自己的脸,晃了晃脑袋,“其实这才是正常的我。”
李知婉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我进宫前就是这么胖。”郭秀妍嘿嘿一笑,颇为怀念的说:“我家就我这么胖,但是又不能只为了我做衣服,所以我穿衣服的时候都是这样裹在身上的。”
看着这样的郭秀妍,李知婉也想起了李家的几人,这么几年下来,她都没有见过他们。
不过李知婉知道,四爷的府邸快要建成了,等他们出宫,要见李家便会简单很多。
不过李知婉没将这个消息告诉郭秀妍,郭秀妍的这副模样确实讨喜,但她不能确定真假,万一她是装的呢?
李知婉不敢冒险,干脆就瞒着,反正等出宫前肯定会知道的。
“姐姐,你知道武格格吗?”郭秀妍突然道。
李知婉:“住在你隔壁的那个?”
郭秀妍点头,她凑到李知婉的身边,低声道:“我前几天见她似乎有些想法。”
李知婉撑着脑袋,点了点头,“和四爷相关的想法?”
郭秀妍一顿,尴尬地笑了笑,“是的,应该要准备用些手段了。”
李知婉眯着眼睛看她,“那你就这么告诉我了?”
“我又不指望四爷。”郭秀妍大咧咧地说道:“我指望姐姐你,所以自然是姐姐你更好才好。”
李知婉笑了笑,“我知道了。”
郭秀妍偷偷地看了她一眼,但没看出什么来,只能放弃,最后拿了几碟点心回去。
“还是值的,虽然不知道侧福晋会怎么做,但好歹有好吃的。”郭秀妍点了点头,满意地走进后罩房。
至于李知婉,她听到了消息归听到了,不准备插手这件事情。
听郭秀妍的描述,武尤雅大概率要插手到前院去,而这是四爷最讨厌的事情,李知婉准备旁观,武尤雅成功了也没什么,不成功也没什么。
而事实也确实和李知婉想的差不多,四爷一晚上听了两次报告,一次是方全意的,言语之间提到后院正房的安婉珺,后一次是苏培盛,提到的是后罩房的武尤雅。
四爷听到安婉珺的时候也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被他禁足的人,当初也是被牵连,禁足一年半也足够了。
四爷刚准备让人去给安婉珺解禁,苏培盛进来了,“主子爷,后罩房的武格格让人送了银子过来。”
苏培盛的原则就是这样,收银子归收银子,事情也会做,但绝对会告诉四爷,这就是他能在四爷身边待的长久的原因之一。
四爷一听便知道是什么事情,“她让谁送来的?”
前院和后院可不互通,宫女太监走动都需要有条子。
苏培盛犹豫了一会儿,道:“是正房的小太监,那小太监今天也来找了方全意的,后来又找奴才,奴才这才注意到。”
四爷嗤笑一声,“看来我这前后院都被这奴才跑到了。”
他起身,背过身来,“将那小太监拿下,和安格格说一声,再禁足三个月。”
苏培盛低头,“是。”
正房里的安婉珺只觉得一道雷劈在了自己的头上,先是那看守的小太监被人拖走,接着她便得到了三个月禁足的命令。
她本以为已经可以解禁了,没想到还有三个月。
而且来通传的人是方全意,也和她说的很清楚,本来四爷是同意了的,没想到这看守的小太监还帮后罩房的武格格说了一句,这不,让四爷恼火了。
安婉珺还没见过武尤雅,但她已经恨上了,让她平白又多了三个月的禁足!
-
在安婉珺还在禁足的时候,宫里又出了一件大事,十三阿哥的额娘敏贵人病重。
敏贵人生有两位公主以及一位阿哥,曾经在宫里也独宠一时,只是后宫美人何其多,没过一段时间便被抛到了脑后,但她有三个孩子,这就是她在宫里最大的依仗。
敏贵人就住在永和宫的后殿里,德妃并不是一个会磋磨人的,敏贵人过的也不错,只是从生下十公主之后身体便一直不好,拖到现在还是不行了。
但让四爷烦恼的便是十三阿哥,他跟着南巡时还托付四爷照顾好敏贵人和他的妹妹,结果敏贵人现在病重了,四爷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四爷和太子商量后,以最快的速度发出奏折,让十三阿哥赶回来,要是他速度快一些,说不定能赶上最后一面。
另一边得到消息的十三阿哥当天便开始往回赶,和他一起的还有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原本和十三阿哥的骑射不相上下,但此刻他输了,跟在十三阿哥身后,差点将他的小身板都给颠散架。
但十四阿哥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一点都没有叫苦,一声不吭地跟在十三阿哥身后。
“这是什么声音?”一名侍卫站在原地,马匹快速踢踏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
另一名侍卫注意到了那快速移动的一团,“快散开,怕是有贵人回来。”
两人刚散开,一群人骑着马快速窜过,踏起的灰尘让人不断咳嗽。
“这谁啊?这么嚣张?!”最先说话的侍卫抱怨道:“也不怕被人告状给抓了。”
另一名侍卫低声道:“没看到那些侍卫身后的旗子吗?”
“是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他们不是跟着皇上南巡了吗?怎么回来了?”
“肯定是有事情,看着还是急事。”
“不懂,这些大人物,我们可不懂。”
“......”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一直到宫门口才下马,要不是宫内不能骑马,他们能直接到永和宫才下马。
一下马,两人朝着宫内狂奔,平日里的礼仪都不顾了。
一到永和宫,德妃已经在外面守着了,她看着赶回来的两个少年,心里也是感叹,对十三阿哥说:“去看看吧,怕是在等你。”
十三阿哥一听这话,腿软了,他有些不敢进去了,“我不去,额娘是不是...”
德妃无奈摇头,“傻孩子,你不去岂不是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十四阿哥上前扶住十三阿哥,“走吧,我扶你过去。”
这时四爷也赶了过来,身后跟着的是十三阿哥的两个妹妹,“一起去吧。”
十三阿哥看着两个已经哭的不成样子的妹妹,抿了抿嘴唇,强打着精神,“走。”
他是哥哥,要给两个妹妹做靠山,他不能软弱。
三人慢慢走向敏贵人的屋子,在他们进去后没多久,一阵哭声传来。
站在院子里的德妃、四爷和十四阿哥互相看了一眼,各自心情都带着复杂。
敏贵人的位份只是贵人,按照规格,没有太大的祭祀,只等停灵时间过了便可以擡进妃陵。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回来的当晚,康熙的圣旨到达,追封敏贵人为敏妃。
妃位已经可以称为庶母,所有阿哥都要为其守孝,随后的几天,跟随康熙在外南巡的几位阿哥全部赶了回来。
十三阿哥还小,很多事情不懂,都是四爷帮着忙活,敏妃去世,十三阿哥瘦了一大圈,四爷也一样。
李知婉看着还觉得怪可怜的,赶紧让人炖了鸡汤送到前院,不管四爷喝不喝,反正她的心意是到了。
四爷看着已经冷了的鸡汤,轻啧一声,“又来这一套。”
和李知婉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四爷对李知婉的了解逐渐加深,也知道她某些时候的动作并不是处于爱他,只是为了装装样子。
四爷也没戳穿李知婉,他还有些享受这个样子的李知婉,要是戳穿了,以李知婉的性子,怕是这些鸡汤什么的都没了。
“告诉你李主子,这鸡汤我很喜欢。”四爷叫来方全意,“打开库房,拿出两支簪子,一支给她,还有一支给尼楚格。”
吩咐完,他又让苏培盛将鸡汤给拿走,让苏培盛处理掉。
苏培盛和方全意这师徒两都被四爷这举动给弄懵了,这到底是满意李侧福晋还是不满意?
不过两人也没多嘴,只管按照四爷说的去做。
李知婉还不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都被四爷知道,还美滋滋地看着簪子,另一支小一点的,她直接收进了尼楚格的库房里。
尼楚格的年龄还小,没到用簪子的时候,但她还可以用,当下便换了新簪子。
李知婉照着镜子,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她摸着自己的头发,“是不是能换个发型了?”
上次的知了头,四爷还算喜欢,时隔这么长时间没有换了,她再研发一个新的?
然而肚子里还有一个,有些事情不方便,李知婉想想还是放弃了,而且现在还是敏妃的守孝期,还是别乱来了。
不过想到敏妃的守孝期,李知婉想起了诚郡王的稀奇事,因为百日不到剃头,直接将郡王爵位都给丢了,这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个。
李知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倒不是她关心诚郡王,而是觉得四爷心里应该会比较爽,他当初因为被封为贝勒的事情郁闷了那么长时间,现在看到比自己还惨的诚郡王...
她是不是可以利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