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 北京

北京(1/2)

目录

北京

丰禾老厂区的市场部办公室,方运红听完苏月禾的想法后,有点茫然,因为她没听说过可以这么赞助打gg的。

但是,通过在电视剧里做贴片gg的方式,去打开市场,她认为是可以的。

“《孙悟空》之前已经播了几集,反响挺好,而且有电视机的家庭,经济条件肯定比较好,也应该是舍得花钱的群体,就像你说的,有电视的家庭跟我们的客户群体是吻合的。”

苏月禾:“确实是这样,从前面几集播出后的反响来看,《孙悟空》会是个长红作品,这部作品在中国将持续影响很多年。”

方运红赞同她试试,有些路必须得去走一走才知道行还是不行,万一走通了呢?

在方运红的赞同之下,苏月禾亲自打电话到电视总台要到了韩芳导演家的联系电话。

打了几次电话都没人接,终于在某天晚上快9点的时候,在电话铃声将要响尽之时,有人接了。

韩芳导演听是赞助商,原本很高兴,结果再一听,是某不发达省份小县城的一家日化企业想要赞助。

她顿时有些泄气。

“苏厂长是吗?很高兴接到您的电话,也很高兴您有这份心,我们这个资金缺口还比较大……”

苏月禾有心理准备:“资金缺口是多少呢?”

“前期欠的款有一百多万的窟窿要填,后面拍摄以及做后期,还需要一百多万,这总共差不多要三百万才能成。您的好意啊,我心领了,姑娘。”韩芳导演的声音满满都是疲倦,但说话很利落,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三百万确实超出苏月禾预期了,没想到这个年代拍电视剧也这么费钱,但转念一想,花三百万影响三十年或者更长时间,肯定是值得的。

以后《孙悟空》基本上每年都会在央视和地方台反复播出,书中有描写,未来企业在央视打gg,一个小小的赞助,影响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冠名费都是上亿。

苏月禾道:“赞助费不是问题,但我这笔赞助费是想跟您置换gg的。”

苏月禾把自己的想法跟韩芳导演说了,而韩导演在制作上有很大的话语权,但gg上她没有。

“你的意思,你要在电视剧播放前和播放后播放gg?”

苏月禾:“我们想要做贴片gg。就是播放前放一则简短的随片gg,直接镶嵌到电视剧里,而播放后,在出演职人员名单前,放一张我们的gg图片。”

韩芳:“把gg镶嵌到电视剧里?”

苏月禾:“是的。就是以后《孙悟空》无论什么时候在哪个台播放,都要放我们的gg。”

韩芳:“这个我以前没听说过,我得跟总台领导商量一下。”

苏月禾实话道:“其实我也可以直接在央视上投放gg,现在30秒的gg也就几千元,投放一个月,也才10万不到。但我真的太喜欢《孙悟空》这部电视剧了,前面几集我都有追看,我是想助导演一臂之力的同时,也能给我的企业带来效益……”

“这个我懂,也很感谢您的喜欢。对了,您想要投放gg的是什么产品?”

“洗发水。”

“什么牌子?不知道我有没有听说过。你们木兰香皂我是听说过的,我们剧组有人在用,香味很独特。”

苏月禾笑道:“是我们新研制的洗发水,刚研制出来,还没推出市场。”

“我明白了,您是想借《孙悟空》这部电视剧,打开市场是吗?”

“不瞒您说,是的。”

“好,我去探探领导的口风,您没那么早睡吧?”

“没那么早睡。”

“我估计领导也还没睡,我先打电话问一声,有没有希望,我都给你回电话,好吗?”韩芳导演记下了苏月禾这边的电话号码,答应等会儿回过来。

见苏月禾挂断电话,坐在一旁倾听的梁正烽有些担心:“投三百万进去,那岂不是把柒月的家底都掏空了?”

苏月禾挠了挠耳朵:“能赚回来的。”

国土局批了柒月厂房扩建的地皮,位置就在原来地皮后面,面积增加了一倍左右,现在柒月在抓紧时间建厂房和车间,还有员工家属院,到处都需要用钱。

梁正烽问:“投出三百万之后,你的资金周转地过来吗?”

苏月禾:“木兰香皂每个月利润有十多万,丰禾账上还躺着三百多万,负担得起的,你放心吧。”

“实在不行,就去贷款。”他给出建议。

“我不贷款,我们周转的过来。”

“看你投gg那么激进,怎么贷款却比我还保守。国外那些大企业,账上资金再多,也要在找银行贷款。”

融资方面,苏月禾确实是有些小农思想,她保守:“贷款要还利息啊,而且贷款之后,有盲目扩张的风险。我现在不贷款,我去进行扩张,我心里是有底的,失败了也不怕,可一旦跟银行借钱了,那就会心慌,就会担心失败,惶惶不可终日,一步错,可能导致步步错。”

梁正烽最近在看一些经济类和金融类的书,他能理解国外企业的做法,同时也能理解月禾的保守,两种做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说谁就是对的,也没有说谁就是错的。

他宽慰道:“按照让你舒心的方法走。”

聊着聊着,聊到柒月新研发的洗发水,苏月禾问他:“怎么样,我们的新洗发水,你觉得好用吗?”

梁正烽今晚上用了苏月禾带回来的洗发水,他如实评价道:“洗完后,头发很蓬松但又不会干涩,香味也雅致,我是喜欢的。”

“我和三妹四妹试用之后,效果都很好。现在我们就缺一个推出去的机会,缺一个带动风潮的机会。《孙悟空》就是这个机会。”

看老婆这么有信心,梁正烽也只能支持:“那这个合同,一定要签得仔细一点,就怕三百万花了,后期对方找个借口,一刀给你剪了。”

确实,防人之心不可无,特别是做生意,苏月禾点头:“有道理。如果他们愿意合作,我们要找个律师来签合同。”

梁正烽笑道:“给三百万还不愿意合作?应该不可能。他们会合作的。”

小两口坐在客厅边看着电视,边聊天,边等着韩芳回电话。

三妹吃着酸李子,从房间里出来,她两年前考上了省工业大学,暑假回来帮老妈割了稻谷,昨天才从岭下来到他们家,之后一个月,她准备在柒月帮忙干活,实习之余,还能攒点经验和零花钱。

三妹轻声问:“闹闹萱萱睡着了?”

苏月禾:“在我房间里,云大姐和四妹哄他们睡呢,你去看看。”

三妹猫手猫脚推门进了主卧。

没多久,电话铃声响起,苏月禾快速拿起电话:“喂!韩导,怎么说?”

韩芳导演问她:“你这边确定真的能出三百万的赞助费吗?”

毕竟这不是小数目,对于一个县城企业来说,肯定是一笔巨资。

“我确定。”

“不需要跟厂里商量商量?”

“我能说了算。”苏月禾怕韩芳导演不相信,补充了一句,“我是老板。”

韩芳很诧异:“你是老板啊?哎哟,失敬失敬。听您的声音,很年轻啊。我是真没想到,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面对韩芳的夸赞,苏月禾谦虚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过谦了啊。是这样的,苏厂长,我刚才跟领导简单汇报了一下情况,领导说没有先例,他也把握不好能不能这么操作,他明天有事,后天他回台里,开会研究。你们能不能出一个你们想要的合作方案,邮寄肯定来不及,你们写好,马上传真过来,行吗?”

这哪有不行的道理,苏月禾马上答应:“行啊,我明天写好了,传真跟您。”

“那您记一下台里的传真号码。”

“好的。”苏月禾示意要纸笔,梁正烽忙起身给她拿了纸笔过来。

记好传真号码,苏月禾拧上笔盖。

韩芳又道:“领导虽说要开会研究,但我猜啊,他应该会答应,不然他得另外想办法给我筹三百万。苏厂长这边能不能来一趟北京?很多细节肯定要当面谈,当面说服领导。这样效率也会更高。”

苏月禾听得出来,韩芳很着急,毕竟目前剧组停工,她想要在1986年春节准时推出电视剧,就得赶紧复工。

原本的世界里,《孙悟空》是准时播出了的,所以总台领导在后期肯定还是想办法筹措到了三百万,现在不还没筹到嘛,当然上上下下都着急。

苏月禾打这个电话之前,就计划好了要去北京详细谈的,她也怕被别人抢了先机,“明天出发去北京肯定来不及了,我大后天出发,您看行吗?”

“行,苏厂长,您来之前,给我电话,我让台里给你们安排住宿。”

苏月禾笑道:“好呀,谢谢韩导。那明天我这边尽快写好方案传真给您。”

“好嘞,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成功。”

“一定可以的。”

挂了电话,苏月禾犯难起来,他们厂里没传真,据她所知,制药厂也没有,只有县政府有。

“明天还得想办法去县政府借用一下传真。”

梁正烽拿过她手里的笔:“我让小彭帮你去办。”

“你们厂里有啊?”

“没有。但小彭去县政府借东西比我们方便。”

被梁正烽这么一提醒,苏月禾恍然大悟:“你那个秘书小彭是彭书记的儿子?”

“还是我老婆聪明啊。”梁正烽伸手搭在苏月禾手臂上,苏月禾顺势靠着他肩膀,两人小声说着话。

刚好三妹四妹从主卧出来,姐妹俩看姐姐姐夫亲密地靠在一起,不由互相看了一眼,三妹先忍不住笑出声来。

梁正烽无奈收回了手,苏月禾怡然自得地伸了伸懒腰,不搭理妹妹们,听脚步声,妹妹们已经回屋了。

梁正烽:“刚好,这次我们可以一起回北京,带上孩子,几件事一起办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让三妹四妹也一起去,带她们去看看天安门,去看升旗。”

当天晚上苏月禾便自己草拟了一个合作协议,因为缺产品名称,第二天一早去到办公室,苏月禾就盯着市场部负责品牌的同事,把名字给选出来。

小高把她们之前草拟的洗发水名称写在黑板上让大家选。

三个名字:飞扬、小蜜蜂、苏霏

“飞扬”符合使用洗发水后头发飞扬的特性;

“小蜜蜂”则是因为她们这款洗发水是黄色的,而且桂花香味能让人想起蜜蜂,蜂蜜又是极滋润的物品;

“苏霏”则是取了个巧,用了苏月禾的“苏”,“霏”字含有飘扬的意思。

说实话,三个名字苏月禾都不算满意,但时间紧急,必须得选一个出来。

大多数人都认为要选一个通俗易懂的,接地气的,最后在“飞扬”和“小蜜蜂”之间二选一。

关键时候,还是直肠子小雨站出来泼冷水:“其实这两个都不好。为什么呢,因为都太普通,都是本来就有的词,当大家说到‘飞扬’的时候,可能想到的是神采飞扬,国旗飞扬……说起小蜜蜂,想起的还是真的小蜜蜂。我们应该用创造的词汇,让老百姓记住我们。‘苏霏’就不一样了,这个词听起来很优雅,是我们老板的姓氏,加上产品的特征,结合二者来看,还是‘苏霏’比前面两个名字更合适我们。”

品牌部小高也赞同:“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而且‘苏霏柔顺洗发水’,听起来就很洋气,适合在大中城市做推广。”

确实“飞扬”和“小蜜蜂”都没办法打动苏月禾,最终苏月禾被她俩说服了,“说的有道理。这么一对比,‘苏霏’确实是比较像洗发水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