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流放岭南的发家日常 > 第44章

第44章(2/2)

目录

赵掌柜可是特意来告诉她,要去钱庄查查银子了。

临走时,季知节要给茶水的钱,赵掌柜死活不肯收,只道以后有好方子留给他,可千万别给二公子,这次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季知节被他给逗笑了。

季知节手上有四贯钱左右,她并不打算存到钱庄里头,拿着玉到钱庄查了下户里头的钱,确实是多了不少,竟然有七十九两这么多来。

季知节看了看账目,并没有什么问题,从里面取了十两出来,钱庄重新给她写了张凭据。

手上的钱要留着过日子,钱庄的钱可就不能再动,还要留着在锦城买房子,还要置办家具,也要不少的钱来。

从钱庄出来,二人买了些礼品,带去府衙,这次季知节特意给孟九安买了些好的茶叶,这也是她取钱的本意,光是茶叶就花了将近三两,其他东西倒是不贵。

府衙里面这时候人不多,就只是刘祥贵一个人在。

隔的老远,就见着季知节跟着江无漾走了过来,连忙走了上去,吃过了季知节做的东西后,他再吃其他的东西总觉得食之无味,现下里光是见着季知节本人,都觉得食欲大增。

“季娘子怎么过来了?”

见他记得自己,季知节也笑着道:“这不是到了月底,过来交商税。”

这种事情本是他底下的人做的,但刘祥贵也无事,便自己跟着季知节算着,边算边聊起来:“季娘子可知道吴家席上要做些什么菜色了?”

难怪他这么热情,原来是惦记上吃食了:“还不知,想来这几日该要定下来了。”

刘祥贵跟吴老爷子也曾共事过一段时日,也在邀请之列,自然是关心这个,不过只要是季知节做的,他觉得都是好吃的。

季知节交过来的账簿,每日收入支出明细,铜板也是提前就准备好的,刘祥贵数了数都对的上,在账簿上盖了章,这个月的账算是清了。

听他如此问,就知道他在邀请之列,季知节问着:“刘大人可有什么想吃的?若是可以,在菜单上看看能不能加上。”

“我吃着,娘子上次的那个鹅是真的好吃。”

额。

她能不能收回刚刚那句话,这鹅的做工复杂,要是吴家要求做还可以,若是另外加上,倒是难。

就在为难之际,刘祥贵又道:“那道狮子头也不错,季娘子做什么都好吃,有的吃就成。”

他倒是个吃货。

季知节给了送了点吃食,临走了又问着孟九安在不在,毕竟帮了江有清,该是送点礼合适,她跟江无漾商议过,礼不能太重,太轻也不合适,碰巧孟九安曾嫌弃过她的茶,干脆就送点茶叶得了。

“这几日二公子不在锦城,回了莱州,季娘子可有事找他?”

不是说,瓷器还未曾赶制出来吗?他怎么还有空到处跑?

只是这话季知节没敢说出口:“上次亏得二公子帮了我家人,想送点东西给他,他既然不在就麻烦刘大人等他回来帮我给他吧。”

“害,二公子最近快回来了,季娘子要是得空,自己来送也成。”

季知节也不想再跑一趟:“二公子是忙,免得再扑空一场。”

“大公子这几日身子不舒服,二公子回去瞧瞧而已,加上窑厂那边有吴老爷子看着,他事情不多。”

刘祥贵也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省的被他教育:“哦,对了,过几天二公子也会去寿宴上,季娘子不防那时候给他。”

季知节也只好作罢。

买好了其他的东西,李婉托江无漾买本书回去,刚好路过书局,跟季知节打了声招呼,江无漾便进了书局。

季知节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就在门口等着,听着阵敲打声,铁器铺在书局不远的地方,季知节走了过去,看着江无漾盯着许久的那把长剑还挂在门边的墙上。

季知节鬼使神差地走了上去:“店家,你这长剑怎么卖?”

江无漾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在门口瞧见季知节,想来应该是去了哪里买东西,也不知她去往哪边,便打算在书局门口等她。

街道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江无漾等了一会儿,不见她回来,索性在街上看了起来。

除了日常要用到的生活用具,卖的最多的,就属是女孩子用的胭脂水粉和配饰来。

江无漾想着季知节头上的木枝来,又看着眼前争奇斗艳地花色,打算给她买一支来,只是看了许久都未曾有看中的。

这几天里他打过一次鱼,买了近百文,加上手里头的余钱,买着发簪还是有足够的。

看了一圈,最后一支竹制模样的发簪落入江无漾的眼,发簪是墨绿色的玉,雕刻成一节竹节的样子来,顶端精致着刻着婆娑的竹叶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簪仿佛一片竹林中的清泉,清新而温润。

季知节将长剑买了回来,便见着江无漾在书局门口等着,也不知他等了许久,安静地靠在书局的墙上,看着街上人来人往。

“等很久了吧。”季知节快步走了上去。

“你——”

“你——”

二人同时道。

看向对方同时伸出的手,二人倒是都有些惊讶,季知节看着他手中的发簪,不可思议道:“这是送我的?”

她身上没有饰物,就算是有钱之后也没有买,她也看过些好看的,只是内心里总觉得有些浮夸,不如戴着支木枝方便。

江无漾手里的这根,是竹子形状的,倒是比较淡雅脱俗来。

江无漾应了一声,生怕她觉得不喜。

季知节将发簪拿起,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好看,将它插进发丝间,一脸笑容的问着:“好看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