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司马懿之曹魏公主(1/2)
大军师司马懿之曹魏公主
这日,乔依和曹喆在下棋。
她落下手中的白子,问:“近日听闻,朝廷上争论不断?”
“对!”曹喆手执黑子答。
“因何而乱?”
“难逃一个字,利!”
曹喆微微一笑,想到了手中的棋子该落在何处。
黑棋落下,白棋紧随着落下,乔依雀跃道:“我赢了!”
“你是算准了我会把棋子落在何处吧?”曹喆看着胜负已分的棋局,话听着似乎是在询问,但语气确实肯定的。
“当然!阿喆聪慧,却总是想得太多。我也一样聪颖,但并不喜欢弯弯绕绕的谋略,总是喜欢一击重拳打碎所有阴谋诡计。你就是太了解我,以此困住了手脚。”乔依带着几分炫耀地说道。
输了的曹喆并不气馁,反而颇有风度地朝她拱拱手,“受教了!”
他们二人收拾好棋子,接着上面的话题议论政事。
“宗亲们心心念念父王称帝,于是以曹真为首,在朝堂上呈上宗亲二十五人共奏的朝表,郑重其事地恳求父王称帝,代汉立国。”
曹喆说完没什么反应,反倒是乔依不屑地冷笑一声,“父王最为爱惜名声,他定是不愿意在后世背上谋朝篡位的污名。所以即使父王有称帝的心思,不,是一定有。然而却也定会驳回他们的请求。”
曹喆肯定了她的说法:“父王自己年少威薄,不足以担当重任,遂暂时压下了这份奏折。”
他喝了一口乔依敬谢不敏的茶,接着说:“同一天,司马懿上表,以抑制宦官和外戚为核心的言新政十条。好像是叫九品选官制,我在父王那里看到过他所上表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察举与九品选官法并行。”
“那可是动摇了士族宗亲的利益,怕是受到了极度激烈的反对吧。这些宗亲不顾上下尊卑,挟功自居,放肆无礼,如今尚在打天下,父王还能暂且容忍他们。一旦天下太平,父王必定拿他们第一个开刀。”
曹氏一族的宗亲们现在看待曹丕,还是以子侄和兄弟的态度,一点儿也没有臣子对待大王的态度,再不懂得收敛那就真是在作死。
曹喆不可置否,但他并没有像乔依一样口无遮拦地说出来,反而说到了司马家,“司马防这个老狐貍以梦见老家祖坟被冲为由,强行带司马懿回老家温县避难。可不知怎的司马懿竟在半途中又回来了,正赶上曹洪气势汹汹地在司马府门口闹事,不过凭他那一张嘴就噎得曹洪哑口无言,悻悻而去。”
“这可给了父王一个打压宗室的借口,也算杀鸡儆猴。不过,你怎么知道的那么详细?”乔依非常诧异。
“没什么,我那天出去门正赶上这场闹剧。”
尽管曹喆说得风轻云淡,但还是让她的眼中流露出一种叫做羡慕的神色。
“能随便出府真是太好了!我被父王勒令不能随便出府,我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看见府外的风景了!”说到这儿,乔依有些抓狂。
不过她也知道再怎么样也没有用,只能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她接着说:“要我说,司马懿下手还是太轻了。选官用人的权利留一半在士族手里,长此以往,一定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样下来,朝中重要职位依旧掌握在士族中。就连科举制都不能说完全的公平。”
“科举制?怎么说?”听到一个新的制度,曹喆一下来了兴趣。
“说白了也是一种选官用人的制度。”
乔依把她所了解的关于科举制的模式、考试内容、考试规则都说了一下,顺便还提到了武举。
曹喆眼睛放光,大赞:“妙啊!真是太妙了!这样一来士族插手朝廷选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虽然还是有些吃亏,但也给了那些寒门学子与世家公子们几乎同等的机会。”
“你想什么呢?如今司马懿不过是要分朝中那些人一半的肉,他们就蹦高高地反对,你要是实行这种制度,他们还不得谋反啊!”乔依白了他一眼。
然而他没有被打击到,颇有几分自信地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父王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但是内心里是十分支持司马懿的新政策,所以。或早或晚司马懿的新政一定会实行的,以此为基础慢慢过渡的科举制,我想不是什么问题。但是……”
乔依接过他的话:“但是只改革这一个制度是不够的。还要废除相国、大司空、大司马这样的职位,然后建立内阁六部制,还有土地、税收、法律……”
她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曹喆也听得津津有味,直至说的口干舌燥才停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