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刀(2/2)
其他人议论声更大,开始对华山派指指点点。
“大师姐,别说了,众人都看着呢!”刚才这番话,连云逸兴都看不下去了。
“我们走!”夏轻寒挥挥手,另一个弟子过来背起陆无涯的尸身。
她跪下,双手托起陆无涯的青霜剑,带着华山派的众人朝陆无涯的尸首拜了又拜,然后穿过人群直接离开。
谢荣华不得已出来控制场面。
比武之前,他其实已提醒各位江湖人,此次只为分个高低胜负,务必切磋为主点到为止,谁也没料到竟会发生这样的事。
无论前因后果,华山掌门仙去,他也负有一定责任,没办法,只得在众人面前向华山各位弟子赔罪。
而今日比试已决出数位胜者,他便提议比试暂停,休整一夜明日再较量。
“花好月圆夜,良辰美景时。都比了一下午了,天都要黑了。而今夜正适合举杯邀月把酒言欢,什么刀啊剑啊大煞风景,我也愿止戈休战,明日一决高下。”沈清卓作为胜者,开口附和。
休整一夜睡个好觉谁不同意?明日都是高手,势必要斗得你死我活难解难分,眼下能喘口气,自然是极好的。
桌上摆着的特色桂花酿散发清冽的酒香。
青城派温良辰提议,如此良辰如此夜,何不效仿文人雅士,来个飞花令?输了的便要罚酒。
武林人士搞飞花令?有那个诗词底蕴么,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凌水月低声嘟囔,无聊。
轮到她时,已过了好几轮,需要第一个字带“花”,她想了想,随口吟道,“花下霓裳舞羽衣。”
慕绯疑惑,这是你现场作的吧?
飞花令是允许对令人临时作诗的,但是嘛,绝大多数文人墨客才疏学浅,没有那个本事,江湖人就更不行了。
凌水月却不承认,反而理直气壮,“怎么可能,这是唐朝诗人吴治极的《长恨》。全诗如下‘薄命红颜后世惜,平民生死又何知?长安城外皆白骨,花下霓裳舞羽衣。’,是你孤陋寡闻了。”
慕绯:“……”
“行了行了,下一位,第二个字带花。”行令人谢荣华催促道。
“落花时节又逢君。”慕绯诗词方面颇具造诣,吟诗也是信口拈来。
轮到十三刀时,他却一声不吭,脸色极为不舒服,不多时竟吐血倒在桌上。
慕绯心说,答不出来喝酒便是,呕出这一两血,至于么。
身旁的小公子大叫一声,“爹!”
其他围坐的人都没反应过来,心说,莫不是方才的比试伤了脏腑,到此时才发作,还是下了黑手?
沈清卓略显无辜,连忙摇头,自己方才可没有把他怎样。
他一时百口莫辩,除了忠心耿耿的手下,旁人早离他八丈远。
人群吵吵嚷嚷,乱作一团。
阿白赶紧上前,扶起小公子,蹲下:身探了探十三刀鼻息,喃喃道,“死了……”
慕绯用中指沾了沾桌上那摊吐出的血,用手指撚了撚,放在鼻尖轻轻嗅了一下。
她思索片刻,拿起竹筷翻看着盘中的饭食,一一查看,最后端起了十三刀的酒杯。
桂花酿虽被一饮而尽,杯中还散发着淡淡清香。
“血色乌黑,却无腥臭之气。不知是哪一种毒,至于下的地方,便是在这杯中。”慕绯简单分析。
啊呀,听闻酒中有毒,围坐的人一时间呼呼开始摔杯子。
此举惹得慕绯哭笑不得,若你们酒中也有毒,早就发作了啊!
小公子擡头,“这么肯定?”
慕绯点头。
毒不会是在菜中,菜是一起吃的,酒却是分而食之。放在酒坛里,会害了旁人,不是穷凶极恶之人不会有此举动。所以,毒:药下在杯中是最好的法子。
咦!慕绯拿着杯子正准备放回去,却看到桌上有一圈深色痕迹,正是杯底印出的。
杯子渗出了酒,漏了。
哦?有问题……慕绯拿起杯子,仔细检查了一下,才发现杯身上有个圆孔,小到几乎看不见。
慕绯沉思,这么说来,凶手不是提前将毒抹在杯中的,而是不久之前用银针淬毒打入杯底。
这才对,倘若一开始就下了毒,十三刀又是贪杯之人,也不知喝了多久,早就毒发了,还会等到现在?
还是不对,这下毒的银针藏哪里去了?总不可能留在酒中被喝进肚子里去了。
此外,银针若想从杯身射入,既穿破杯壁还要不惊动人,这个时机太难掌控,力道更难把握。
放眼江湖,能有这个手段的,屈指可数。
谢荣华出来稳住众人,环顾一圈,高声说道,“下毒之人,在场诸位都有嫌疑,也包括我!”
无端被说有嫌疑,如何不生气?江湖上有很多粗暴脾气的,又开始骂骂咧咧。
谢荣华叹口气,不得不上前安慰,“大家稍安勿躁,我自会还大家一个清白,也会给燕子门所有人一个交待。”
小公子显然不满这套千篇一律的说辞,拔出刀一把插在桌上,“人都死了,你凭什么说能给我们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