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玉(一)(1/2)
荧玉(一)
听她讲完,慕绯神色讶异,脑海里灵光一现,往日种种,言犹在耳。
【我们永远无法离开此处,这是上天对族人的恩赐,亦带来了不幸。】
【奇了怪了,他们为何甘心生生世世困于这一隅之地?】
【你永远也不可能知晓碧海云天的秘密,因为这秘密,连我们自己都不知晓。】
离开了碧海云天便会像普通人一般生老病死,这么想来并不是鲛人后裔的体质特殊,而是缘于……
她恍然如梦,拿起石头仔细端详了一下。
幼时在碧海云天的溪水中,她捡过类似的石头把玩,二者都是暖的,与眼前之物别无二致,难道……
她想了想,向叶菱纱解释这石头的来历——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成为一种石头,名为荧玉,因吸收了火山的能量,故而是暖的。
“我想,这大概是荧玉吧。”慕绯现下撒起谎来愈发熟练了。
叶菱纱不疑有他,心说还是慕姐姐读书多见多识广。
她见这石头光滑平整,质地细腻,便收起来放好。
慕绯想把石头要过来探究一番,却又觉得自己此举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只会让其生疑,便做罢了。
叶菱纱收好石头便叫嚷着邀她一同捉鱼去。
捉鱼?慕绯不吃鱼,不过可以教两人,也想借此机会来池塘边一探究竟。
她折了根竹子,削成尖尖的,递给叶菱纱,向她教授捉鱼的诀窍。
水是很特别的,浅浅的池塘,其实比看起来的要深。而鱼在水中会欺骗人的眼睛,实际位置比看到的要低些,因此应该往下瞄准一些。
有了慕绯的锦囊妙计,再捉起来便容易多了,不多时,叶菱纱已扎了三条上来,两大一小,被她扔在了岸边。
她还想感受下乐趣,再多捉几条,却被拦着了——慕绯觉得万物有灵,何况锦鲤?捉鱼本来是为了果腹,多了也放不住,勿要以此为乐。
“嗯呢。”叶菱纱收了手,在水中冲洗着“鱼叉”。
竹子尖端沾染的血迹,在水中一丝一缕慢慢散开。
她捞起鱼,蹲下来将其洗干净。鱼身上黏黏的,滑不溜秋,洗了好一会儿。
白苓抱着那条最大的,开心不已,嘴馋的不行,肚子仿佛也开始咕咕叫了。
鱼肉去骨后片成薄片,细细剁碎,绞上劲后腌制调味,再加入翠绿的白菜,鲜美的馅料就成了,然后和面擀皮。
不多时,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便出锅了。
李衿忙活了半天,先夹一个要尝尝,还没送到嘴里,叶菱纱眼疾嘴快,一伸头,便吞了那个饺子,牙齿咬着筷子,露出了得意的笑,“甚好。”忍不住又捏着碗里的偷吃了一个。
物尽其用,带着碎肉的骨头还熬了一锅浓白鱼汤。
鱼肉饺子由李衿一手操办,她右手不便使不上力,无法用剑,做些寻常的活儿却也不费力。
她将饺子盛在碗中一一分好。
慕绯做了竹笋炒腊肉,霍云舒做了狮子头。
摆上桌的时候,白苓眼睛都看直了。
叶菱纱却皱眉,思索一番,“有荤有素,还有饺子,不过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少了这个。”青黛提着一坛酒,今年过年已经吃不上四菜一汤了,若是连酒都无,也太索然无味了。
叶菱纱两眼放光,拽过去酒坛倒了一盏。
黄色的酒液很不一般。
她尝了一口,“嗯,凑合吧。”
说起来,其实味道不错,酒味很淡,混合果子的清香,还有些酸味。
可她还记着仇呢,记着青黛要大家省吃俭用,不给东西做年夜饭的仇,自然不愿意为这酒美言半句。
青黛挑眉,故意吓她,“你不怕这是药酒?”
叶菱纱:“嗯?”
“它是用药物泡成的。”青黛用最平淡话语,低声说出最可怖之事,“蝎子,蜈蚣,癞蛤蟆。”
“……”叶菱纱脸色铁青,一阵反胃,恨不得手指压喉咙,将方才饮得一滴不剩全吐出来。
李衿提起酒坛嗅了嗅,心知她是骗人,却不提醒,想看这人出点嗅。
“青梅。”一向忠心耿耿的霍云舒看不下去了。
昔日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让这滋味甘醇清酸的酒青史留名。
叶菱纱这才笑逐颜开,摆好酒盏,为大家一一斟酒,然后邀人坐下。
“举杯同庆!”她笑着说,“为我们在此地同甘共苦而饮。”
众人遂她的意,也一饮而尽。
酒入愁肠,百结千转,叶菱纱想起出去之日遥遥无期,不约而同又与其他满怀心事的人碰了几杯后才开始夹菜。
她打算先尝慕姐姐的竹笋腊肉。她嚼了下清香的竹笋,勉强咽下去。
表情十分奇怪,显然是被咸到了。
咸了?慕绯惊讶,又夹起一片腊肉,却并不觉得咸。
腊肉经盐渍风干,本身就咸的,调味最容易失了分寸。
叶菱纱看慕绯面不改色吃了两块腊肉,心说,这慕姐姐千好万好,谁知竟然是个……味痴。
她十分不理解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有这种隐疾?赶紧邀大家一起去尝。
果不其然,大家表情一个比一个扭曲——这菜不是咸一点而已,大家明显被齁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