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春风不度 > 第12章 卷一荆州风云 12-斩首

第12章 卷一荆州风云 12-斩首(2/2)

目录

一个男子猛然挣脱开守卫,一下子迅猛地扑到了另一个男子身前,死死地用手掐住他的脖子,脸上表情狰狞,眼珠子瞪大,狠狠地盯视着眼前人。

“都是你,是你个畜生私通土匪,老子要杀了你!”

身后的侍卫上前阻拦,却在司马绍的眼神示意下,只是轻微用了力气,没有使出太大劲,让这个男子继续怒骂。

被掐住脖子的人脸上泛起青筋,面色通红,根本说不出话来。

骂人的男子却一边骂,一边涕泗横流,“我们有什么错,我们都是无辜的,凭什么你要去死还要拖上我们!我先杀了你!”

身后的人见状纷纷哀哭,有些更是拉着官兵,诉说冤屈。

奈何身边的守卫根本不像人,半点不为所动。

出现了小声抽泣。

侍卫将那人拉开,重新归队,将他们一个个在断头台前排好队,好像要一起走过奈何桥。台上哭声四起,挣扎着,喊叫着,最终归于静默。

一切的恐惧,害怕与痛苦,都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一个,两个,三个......

到最后,几乎没人敢看,连王桓身边几个刺史府的小厮,都少见这样血腥的场景,忍不住垂眸,默默念诵着近日王顿挂在嘴边念叨的佛经。

血顺着看台流下,流到了百姓的脚边,一个姑娘直接吓晕了过去,被家人带走。

王桓端坐在台前,冷眼看着这一切,偶然一个垂眸和司马绍对视,他的眼睛像无尽的黑暗,把一切情绪都吞噬。

悲伤,怜悯,恐惧和同情,似乎都无从找寻!

那日之后,路口的血足足清理了两日。

每当人们走过这里,那浓重的血腥气似乎还能萦绕在鼻尖,进而进入眼睛,看见那一颗颗被斩下的头颅,上面的表情鲜活又生动,是恐惧。

自那天后,荆州的土匪一下子安静不少,连那些个良民也都变得谨慎起来,不敢再和人提起土匪两个字,整个荆州似乎都变得太平起来,大家都明白,府衙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惩治土匪了。

但陷入慌张的还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都对此拍手称快,尤其是商人和学子,对王顿此举备加赞赏。

他们苦匪患久矣!

趁热打铁,王桓立马着人颁布了民兵队招募令。

此次招募,不限身高年龄和籍贯,男女皆招,男人做民兵,女人则组建后勤队。同样是大街小巷地贴满了布告,只是这一次,没人再当这是笑言。

一时间,民兵队的报名热热闹闹。

王桓和司马绍坐在民兵队招募处对面的茶楼包房,隔着窗台看着

“你就不怕良民也来加入民兵队,到时候队伍太大,你可吃不下。”

司马绍转着手上的扳指,视线透过窗子落在

“仔细看看我招募的要求,仅仅只提供个住处,粮食要靠自己耕种或者军功兑换的。荆州可没有多余的粮食,空地倒还有些。”

王桓这些日子一直埋头政事,每一项法令都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才颁布,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是我小看怀聿了。”

司马绍放下茶杯,转头看着王桓。这一声“怀聿”叫得与平日里不同,语气微微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有点犹豫。

昨夜

江禹将一封关于王桓的信递到了他的案头,里面洋洋洒洒的记录了王桓自小到大所有还能有所记忆的事。

至于他的妹妹王稚,记载很少。这也可以理解,世家大族的姑娘,几乎很少见外人。何况当时逃难,两人身边服侍的婢女侍从大部分都换了。

那信上详细列举了王桓的喜好,与性格。

王桓与他父亲一样,喜好文墨,不爱功夫;饮食清淡,不喜油腻;性子寡淡,并不爱与人相交......

这一样一样对比下来,有些与眼前这个“王桓”相似,有些却大不相同。

一个人长大了,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吗?

回想起王桓与付蹇在军中的较量,王桓手中剑花飞舞,出招利落干脆,还有马车里的油糕。王顿的书房放满了名人字画,他在荆州一月有余,却从不曾见王桓去看过。

司马绍几乎可以肯定,眼前的他,不是“王桓”。

那他到底是谁?

王顿不会认错自己的孩子,“他”会是那个深闺里养出来的妹妹吗?

尽管早就有所怀疑,但在临近真相的时候,司马绍还是被自己的想法惊了,一个女人!

一瞬间,司马绍的脑子里闪过许许多多的片段,王桓在战场,在军营,在酒桌,在山野,在刑场,如今,在他身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