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2)
第 79 章
第8章
天幕再次出现的时候,见到的人立即熟练地传递消息去了:
“陛下!天幕又来了!”
即便这并不是第一次见,但是不论是几次,只要是碰上天幕,还是没有人不为之欢喜的。
天幕出现得并不频繁,但是每次都带来了欣喜和期盼。
短短几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所有人都为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自豪,他们都在说啊,他们的帝王啊,是如何的英明,颁下的那些举措,是如何的妙哉。
人们津津乐道。
没有人不为之自豪。
是啊。
小到衣食住行方面。
大到国家,武有军队改革,文有选官变化,同时大力开办基础学堂,普及教育,又有名人大家主持开办的报纸推行。这小报都需要经由帝王过目。
而他们的陛下不仅大力支持,甚至还亲自审核加入其中。
他们看到小报的时候,大夸特夸的时候,实在是没想到他们的陛下居然也加入其中,被别人洋洋得意告知的时候一时间愣在原地,再三支支吾吾也实在说不出话来。
特别是嬴政。
他的名声实在不太好。
哪怕他吸取经验,将法的惩戒降低了很多,但是一时间名声也没有什么变化。直到《大秦小报》出世迅速风靡整个大秦,他的名声才渐渐有所改变,不过改变……也是朝着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向了。
秦地还好,他们都习惯嬴政的作风了,他们是忠诚的大秦的拥护者,对有利自己的东西,知道这是嬴政操办的时候只会乐呵呵地高兴起来,也。
倒是以前一直是六国、现在全部归属大秦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点不夸张,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们明明应该一提到嬴政就骂骂咧咧的。可是……看了看手里写满了知识的小报,到底是舍不得放手。
小报上面的内容很丰富,涵盖方面也很多。除了也什么急救知识,什么普法知识……全部都是他们生活里适用的。
没有人对《大秦小报》做出质疑。
他们对大秦是排斥的,却又确实受过这份小报的恩惠。
“上次我被人打了一顿,家里那点东西还抢了,就是按照小报上面说的那样找官府的。”
连最顽固的人也忍不住吐露心声:
“你们也知道,我儿子之前贪玩,我不在的时候差点摔断腿,要不是路过的人帮了把手,我儿子这辈子就完了!我当时感激地要上门感谢,谁知道他们根本不收,反而也给我塞了报纸,让我们父子俩跟上面多学学。”
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这么一说再回忆便知道八九不离十了。
他们是坚决反对秦统治的人,可是却连他们态度也忍不住软化了下来。
虽然对秦朝还是半信半疑,可是另外一方面又确定了:
现在的秦,正在日新月异的改变。他们确实是不了解秦,特别是现在改变后的秦。再用过去目光看这个崭新帝国的话,明显是不够用了,或者说这样做是不适用了。
他们落时了。
但是要他们完全承认秦也急不得,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人都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亲历战争,再加上那么多年祖祖相传难以消除的偏见。
如果秦一直这样朝好的方面发展,那么,即使他们基于过去经历对大秦无法全然信任,但是他们的后代在此,子子孙孙受此恩惠,有怎么可能不承认大秦呢……
此刻的咸阳宫内。
嬴政擡头盯着这熟悉的老朋友。
现在的他不再是刚出茅庐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了!在后辈的不断科普之下,他已经学会了许多专业术语,就比如,他就知道现在等待是因为天幕这是还处于待机中,等倒计时结束就是后辈正式开播了。
当然在无聊的等待里他也没有闲着,他在正一项一项地思考。
手边是他上次记下的笔记。上面一行又一行被划掉,只剩下几个还无法完成的还孤零零存留在上面。
能被剩下的那都是难啃的骨头。
诸如水患治理,火器研发……
那些有技术门槛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那是长时间的过程。需要人才也需要资源。
其中敢做有学识的人才难找。开采资源也有些麻烦。
大秦改革之后要做事情虽然多,但是嬴政比起以前现在却反而事少了许多。
因为为他分担的人多了。
一方面,那次第一次邀请诸子百家的人过来以后,很快大秦便和诸子百家达成共识。大秦尊重人才,也愿意为了天下和人才而改变。而对于诸子百家的读书人来说,抛去一些偏见以后,在位的嬴政和手握大权的太子扶苏实在是值得追随的良主。
良禽择木而栖,各方面优异的时候,自然不断有人才涌过来愿意为大秦效力。人才自然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春秋战国时为了拉拢人才,各国使劲浑身解数只为了干掉其他国家。而统一之后,为了帝国的未来发展,自然也需要人才来巩固。
而这些招揽来的人才,经过不断的相处,他们也愿意化作大秦的基石,那么大秦自然投桃报李,官位自然管够,给人才待遇也要上去!
双方都满意,这才是双赢!
而另一方面。便是扶苏了。扶苏帮了嬴政分担了许多。从前的扶苏比较理想化,但是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对于治国来说只偏重、只重用儒家完全是不够的,这样的想法不是不对,只是实在不是时候。
大秦不论是重用哪家思想,第一是要生存下去。法家没错,儒家也没错,其他家也没错。但是大秦要的是适合大秦的路,大秦的路是什么样的,大秦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说实话,嬴政自己也不知道。
这些未知,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足够让人发疯。
不过好消息就是,现在的扶苏实在是让人放心多了。相比先前比较偏向一方的幼稚,现在的他成熟多了。
扶苏现在也很忙。作为大秦的太子,他不仅要处理一些大秦朝堂上的事,还要在一些空闲的空间时间里抽空学习。
不仅如此,他学的不只是法家了,也不同于他父皇那样看各大家的书,在嬴政的支持下他拜了百家为师。
扶苏的情况,是帝国未来发展的缩影。
也是直接反应了嬴政的想法。
正是干拆烈火,直接翘起来了。
虽然还是以法为主。但现在大秦的法是有缺陷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其他家的思想来补缺
办事情往往更多的是脚踏实地,而且也愿意听取意见。
扶苏给力,手下也人才济济,虽说那些新被招揽到的人才们,一开始他们是听了名声才愿意跟扶苏的。
废话,相比较名声不好或者说是暴明在外的秦始皇,他们当然更愿意跟随世人都称赞的扶苏。
不过呢,真的跟随了以前的长公子现在的扶苏殿下之后,他们也没什么不满的,反而越发死心踏地了。
扶苏对臣下实在是没的说。而且也确实是个君子。这怎么不是说他是个好殿下呢。
扶苏被立太子以后,帮嬴政是实实在在分担了许多。
“扶苏有说什么时候过来吗了吗?”
“陛下,太子殿下安排下去之后便立刻过来了,此刻正往这边赶来!”
年轻的侍者细心地为他斟茶,一面回答道。
说实话,侍者是第一次见到天幕。
他来到嬴政身边没有多久,而除了他之外,在场还有不少崭新的面孔。在天幕出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为此吃惊。
但是能出现在此地的人无一不是被精挑细选、被反复考核反复筛选而来的。或许他们是都没见过天幕,也没有接触过天幕的秘密,但是——
在天幕降临之后,那短暂而又剧烈的诧异之后,他们便迅速明白过来,下一步他们要做什么了!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密。因为工作的地点在帝王身边,乃至于平日里他们的所见所听所得,都是机密中的机密。
然而,即便他们已经做好这个准备,却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碰上天幕这样的神迹!
内心如海啸席卷的同时,侍从们也油然生出一种叫自豪的情感来,甚至这股自豪还在无限制膨胀:原来他们服侍的陛下是真的受命于天!
是实打实的那种!
而他们居然真的能沾光看到了!!
这是他们能见识到的东西吗!
扶苏赶过来时,嬴政正在静静翻看着桌面上的几页纸。
扶苏的脚步便不由自主慢了下来,他的目光同样也落在了那薄薄的纸页上。
这世上从来不缺少奇迹。
天幕的出现,本身是一个奇迹。
改进了的造纸术,能够在大秦的出现,同样也是一个奇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