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锋(1/2)
争锋
宁扉觉得有点可笑。
一部电影撑死三个小时,留给导演表达的时间始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衡量导演水平方面,取舍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想倾诉的观念不同,想表达的主题不同,直接导致整部影片的侧重点也不同,而没有侧重,则不能称之为一部影片,只是胡拼乱凑的片段而已。
如今的电影市场,的确在逐步往质量为王的原则上倾斜,可是这个质量,也不单指剧情。
不是说剧情不重要,而是观众对不同类型影片的需求不尽相同。
好比悬疑片重在扣人心弦的节奏,爱情片重在浓情蜜意的氛围,把悬疑片复杂精妙的故事放到爱情片里,又或者把爱情片细腻温情的故事放到悬疑片里,鬼都知道有多离谱。
毫无疑问,《AC·HERO》的宣发正在做这种事。
在激战爽片里找故事,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的卖点,还想观众买账,岂不可笑?
宁扉没有看过《AC·HERO》的成片,质量如何,无从得知,仅以个人观点猜测,无论电影的故事有多精彩,套上超级英雄的主题,始终不是观众最想看的,与其拔高剧情,让观众对故事期待过高,最后发出“就这”的感叹,不如直截了当宣传特效。
尽管不愿意承认,比起国内,国外的特效团队还是成熟许多,仅这一项,足够吸引人买票进电影院,等看完之后,发现剧情也可圈可点,岂不惊喜,对整部影片更加推崇?
宁扉搞不懂《AC·HERO》的宣传策略,怎么能这么蠢。
也许是《一夜绒花》的档期加重了《AC·HERO》宣发的紧张感,因而孤注一掷,用故事和他们硬碰硬,那不是找死吗?
宁扉摸摸下巴,这种主次不分、看不清自身优劣、只着眼于对手、胡乱套个方案瞎来的手法似乎有点眼熟,查了一下,果然,《AC·HERO》的宣发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创星。
这大概就是宿敌吧,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争锋相对,迅速结下死仇,宁扉笑了。
首映日一天天逼近。
《一夜绒花》一如既往没开点映。
有前作《一树银花》在先,也没人说什么烂片不敢点映之类的话。
对那些期盼电影早日面世的非途文娱精神股东来说,不开点映多少有点失望,纷纷私信宁扉,要求加开自己所在城市的点映场。
宁扉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理由很简单——懒得打点80%都是创星看门狗的影评人群体。
剩下的20%,一半快干不下去,一半即将成为创星的看门狗。
即便和创星无关,宁扉也不喜欢当下影视作品被影评人裹挟的环境。
原本该是一场纯粹的、文化层面上的交流,被一群附庸风雅的伪文人搞得乌烟瘴气,像收保护费,谁给钱替谁说好话,完完全全背离初衷,一点脸都不要。
不应该说是创星的看门狗,而是金钱的看门狗才对。
与其肉包子打狗,不如干点别的。
比如在购票活动上搞一点新花样。
宁扉没有忘记电影脱胎于农民剧团群演吴浚水的故事,虽说最后的成品已和当初毫无关系,总是借鉴了一点灵感。
宁扉得知吴浚水的村子种植一种涩桃,无法直接食用,洗净晒干后,加入独特的佐料制作成果脯,别有一番风味,就和当地谈了合作,由周边村落供应原料,找正规厂家承接生产、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工序,为契合电影主题,把产品取名为“花果果”,为宁氏集团旗下宁心影院供应盒装果脯,线下购票,均赠送一盒,每天五十盒,送完为止。
独属于单一院线的福利,全国仅此一家的非途影院自然也有份参与。
自从得知厉氏集团加入院线角逐后,宁扉脑子里又多了很多想法。
相比影视剧口碑被影评人裹挟,线下影院被线上平台裹挟的情况更加严重,这次的活动,可以算是宁扉复兴线下购票方式的一次小小的尝试,如若反响不错,那未来还有更多的事可以做。
宣传仍在继续,网上很快出现创星一贯的套路——捆绑拉踩豪华套餐。
不过这次没有明着踩,而是暗戳戳搞事,把庄荣添的逝世拉出来做了一番文章,出了几篇报道,看似聚焦特技人,实则暗示《一夜绒花》虚假宣传,套着喜剧的壳,其实是个悲剧,不适合放假带孩子去看。
渐渐地,有不少人提出暑假还长,可以先看超级英雄一饱眼福,其他的留着以后再看,不排除其中有水军带节奏暗踩的功劳在内。
宁扉可以肯定,创星无从接触《一夜绒花》正片,看来这次是歪打正着,打中《一夜绒花》最大的致命点了。
多多少少算是事实,无法反驳,宁扉不习惯颠倒黑白,就没管,由此导致《AC·HERO》的预售从紧咬《一夜绒花》其后,到双方齐头并进,眼下已有超越《一夜绒花》的势头。
与此同时,《AC·HERO》开启点映,迅速占领热度高峰。
影评人纷纷下场,吹嘘影片如何精彩,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超级英雄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预料之中的场面,宁扉一点不意外,意外的是竟然有一个来自Q站的百万影评UP主唱起了反调,在一片赞美声中,显得格外刺眼。
标题——《千篇一律的超级英雄,外语大片的穷途窘境》,用词犀利,相当不留情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