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钱钱我来了(2/2)
作为一个刚跳河病愈的重病号,得到了村里熊大夫的诊治后,齐席儿又顺理成章地混到了一个月的假期。
——齐席儿也不是没想过通过下地干活,老老实实挣工分来养活齐忠恒。
但这年头,全国上下物资都极为匮乏,齐席儿所处的公社里头也精穷。每年秋收打上来的粮食,交了公粮之后,按照工分分配后,只够一个壮劳力勉强果腹。
从未下过田干活的齐席儿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并不敢奢望自己能挣到足够齐忠恒安静养身体的工分。
她只能另辟蹊径来养活这个家。
现在这条蹊径就摆在了她面前——作为全村唯一一个闲人,齐席儿完全可以在这一段时间独享这些土特产。
至于卖去哪儿……
齐席儿心里也有了腹稿。
在昨日去黑市时,齐席儿就已经发现了,由于七十年代中期严格的户籍分配制度,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资流通处在完全被禁绝的状态。
有些管理严格的地方,甚至连农村人去城里走亲戚时,随手带的菜和鸡鸭鱼鹅都要给没收。
这让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日子也不好过。
哪怕捏着粮票与钱,他们平时也只能守着供销社与国营商店买东西。
而七十年代中期全国性的物资大匮乏,让供销社和国营商店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供应城里人过上每天有鱼有肉的好生活的。
所以镇上黑市上卖得往往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而是日常最需要的柴米油盐等物品。
别看鳝鱼、泥鳅鲫鱼这等野味上不了档次,在城里也能够算得上一顿难得的不错荤腥了。
考虑好了要做什么生意后,齐席儿就打算直接开干了。
捉鳝鱼、泥鳅的第一步是需要鱼笼子。
正好原主是个刁蛮挑嘴的,吃不惯没油没盐没荤腥的青菜。为了满足这骄纵女儿的口腹之欲,齐忠恒时常会去河里下鱼笼子,弄些小野味给女儿补身体,陆续扎了有十来个鱼笼子。
想到这里,齐席儿迅速奔回了家,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这些鱼笼子了。
五分钟后,齐席儿面对空空如也的柴房傻眼了。
仔细回忆了一下原著剧情,齐席儿才想起来,在筹钱给项前程回城时,原主连这些鱼笼子都没放过,以一毛钱一个的价钱,卖给了村东头的寡居的老李头了。
齐席儿:……
深深吐出一口气,齐席儿丝毫不给自己灰心的时间。
不就是用竹条编的几个鱼笼子吗?她过去可是国际射击冠军,手指最为灵活了,还能搞不定一堆小小的竹条?
原主曾数次看过齐忠恒编鱼笼子的过程,还记得不少编鱼笼子的动作,她跟着记忆复刻一遍不就完了。
半个小时后,齐席儿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乱七八糟的竹条,淡定地去堂屋喝了一杯水,放弃了靠自己搞定鱼笼子的想法。
这玩意,她真搞不定。
好在这年头村里能人多,许多人都十分擅长手工活,编个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