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50年的军旅人生 > 第869章 特种部队与野战部队的思想之差

第869章 特种部队与野战部队的思想之差(2/2)

目录

称一句兵王都毫不为过,估计翻遍全军上下几百万名军人,能和袁朗处于同一水平线的,都未必有500人。

所以最后齐桓只吐出了一个数字:“15人,阵亡的人数”。

“也就是我方两个普通士兵,能换掉你方一名经验丰富的特种兵,一名特种兵所消耗的资源多大?你作为特战小队的队长应该清楚。

各个方面肯定是超过两名普通士兵的日常消耗,主要体现在伙食,住宿等方面。

而在武器弹药的消耗,医疗,保密,受教育等方面,更是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所以刨除人命来看,我们能取得战术与整体战略的优势,没办法,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国家的人口更多,在装备与科技不行的情况下,拼人命反而是优势。

虽然很残酷,可这就是事实啊,几十年前我们是这么干的,现在也是这么干的,好在双方的差距不那么大了。

敌人有电子战飞机,我们有,只是水平差一些,敌人成批列装第3代主战坦克,我们好歹能凑出二代坦克。

目前上到射程高达上万公里的东风五洲际导弹,下到钉木板的钉子都能自己生产,相信只要给我们充足的时间,总有一天为在科技领域追赶上鹰酱的。

另外,齐桓你必须将思想转变过来,以小博大谁都希望,可在野战部队,有的时候就需要靠人命去拼。

之所以以前不这么干,那是因为特种部队人数太少了,一个团级编制的特战大队,一线作战人员就在3,400,聚在一堆被重型火炮来上一轮齐射,估计这支部队就要撤销番号”。

“受教了”,对于李宁的教导,齐桓自然是欣然接受,就像他们曾经教育野战部队一样,只是两人之间的身份调转了过来。

这也是他的野战部队的目的之一,A大队想转型,不仅仅是编制上的转变,更是从上到下思想的转变。

如果思想无法转过来,那和几年前许多部队转型特种部队失败,是一样的。

A大队当年从侦察部队,转型为特种部队所吃的苦头,包括铁路,袁朗在内的高层都是亲身经历过的,齐桓自然也了解过。

“没必要谢我,之后的教学过程,你多教战士们点真东西,比感谢1000遍还要有用。

当然也需要注意安全,702团医护室里的军医,只能进行普通的包扎和换药,动手术抢救都得运到集团军医院去。

这中间的距离可一点儿也不懂,我不希望训练里,有战士死亡或重伤的情况出现,那样的话我是要挨处分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