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动漫 > 学名张好古 > 第四一六章 徐光启病

第四一六章 徐光启病(1/2)

目录

最关键的是,等到那个时候,周口店和青园将会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两个工业园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京师的坚实大后方。而张好古接下来的计划,便是将铁路延伸至门头沟以及军户镇等地,如此一来,煤炭和铁矿石等重要资源便能够直接输送到周口店。

起初,张好古的想法非常简单,他仅仅是想在周口店购置一块土地,以备不时之需。一旦鞑子的军队攻打北京,他就可以迅速撤退到周口店,并进一步退入山区,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周口店竟然能够发展到如今这般繁荣的程度。面对这样的局面,张好古意识到,他不能再仅仅将周口店视为一个避难之所,而是应该全力以赴地保护和发展这个地方。

朝廷之中,对于张好古的态度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大臣对他鼎力支持,而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这其中尤以内阁首辅温体仁为代表。

在官员任命这一关键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尤为明显。例如,宋应星本是举人出身,按常理来说,其官职不应过高,但如今他却官居五品,这让许多人感到诧异和不满。而王徵的情况更为特殊,他所犯之罪可谓不小,然而却能如此迅速地官复原职,这无疑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和质疑。

不仅如此,周口店和军户镇的工厂,其官员任命也大多出自张好古之手。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工厂规模较小,人员有限,一个厂长的官职竟然高达六品!这显然与传统的官职体系相悖,毕竟一个知县也不过七品而已,一个小小的工厂岂能与一个县相提并论?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张好古在这两人的任命上,都是通过皇上亲自批准的。至于其他官员的任命,他同样是遵循朝廷的正规程序进行的,因此,旁人实在难以挑出什么毛病来。

至于温体仁,只要他的利益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损害,他愿意怎么叫嚷都随他去。张好古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去理会他,毕竟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呢。

对于方以智的调到,始终没最后定下。

张好古和孙元化对老师的历法编写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整个编写过程得以更加顺利地推进。

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在十月,这部备受瞩目的《崇祯历书》正式完成。然而,成书之后,却遭遇了一些人的反对。这些人并非对历法本身有什么实质性的批评或攻击,仅仅是出于反对而反对。

由于徐光启担任主编,他也不便为自己辩护。而张好古虽然表面上没有直接参与编修工作,但实际上他对具体内容了如指掌,并且对其中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修改不仅涉及西局的内容,还结合了钦天监和东局的编写成果,更融入了一些现代的计算方法。

张好古深知这部历法并非十全十美,但通过将中西方法相结合,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创新,总体而言,《崇祯历书》无疑超越了以往历朝历代的历法。

最后,张好古挺身而出,毫不退缩地据理力争。在他的坚持下,朝廷最终认可并通过了这部历法,决定将其推行至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