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金玉良缘 > 第113章 结局(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第113章 结局(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1/2)

目录

第113章 结局(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转眼入冬, 大婚前两日阴云沉沉,看起来像是要下雪。

大雪天可如何成婚?

钦天监急得团团转,开始翻黄历, 算吉时, 打算跟景王殿下商议是否要更改日子。

越少珩将送来的吉日帖子撕了扔进熏炉里,表示就算大雪天,也得将新娘接到景王府里举办大婚。

好在天公作美, 大婚那日,乌云散去,露出晴空。

霍令仪站在闺房的窗台前呵出一口气,转眼便化作白雾,消散在空中。

平湖居里处处张灯结彩,红绸飘飘, 喜字高挂。

今日是她成婚的大喜日子, 一大清早, 她就被喜鹊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屋里尽管烧着炉子,更衣时还是被激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冬日成婚, 倒是比夏日成婚有个好处, 那便是裹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嫁衣也不怕热,只会嫌还不够暖和。

龙凤嫁衣是她一针一线自己绣出来的,倾注了许多心血。

金缕绣罗襦,衣裳坠明珠, 香云迎银钗, 素手套金镯。

冯衿为她找来了盛京城里有名的全福之人替她撚线绞面。

少女开脸, 成了新妇,肤如凝脂,比剥了壳的鸡蛋还要滑嫩。

冯家的几位表妹纷纷挤到她面前要蹭蹭新娘的喜气。

霍令仪赧然地坐在梳妆镜前, 由着她们戏弄,但嘴上还是要警告一番:“三娘,七娘,八娘,记住你们今日对我做的事,等你们出嫁的时候,我可要一一讨回来的。”

七娘和八娘年纪还小,躲到冯汐君身后,朝她吐舌头:“还早着呢,你该问三姐讨。”

冯汐君摆手无辜道:“我可没有胡乱摸。”

霍令仪拉过冯汐君的手,允许她往自己脸上摸,笑道:“汐君可以,给你送去福气,来年婚嫁,一定万事顺遂。”

萧伯俞让父母上门提亲,冯汐君的父母已经应下了亲事,来年春天便是她成亲的日子。

冯汐君捏了捏她的脸颊,毫不扭捏地说道:“那我就接下你的喜气。”

几人在屋里说说笑笑,听说迎亲队伍就要来了,冯七娘和冯八娘坐不住,拉着手一起离开去前院看戏,留下冯汐君继续陪她。

院子外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小姐妹,一波又一波进来道喜,冯汐君默默与盛娴坐在角落里,由她们打闹去。

胎像稳定以后,盛娴没了孕吐的烦恼,如今食量很大,动不动就会饿肚子。

新嫁娘要饿着出嫁,屋内没有准备吃食,她便与其中一个相熟的姐妹去前院找些吃的。

平湖居内已经听到了前院传来锣鼓喧天的动静,有小姐妹跑着进来说新郎官来了,呼朋唤友要去前院闹闹他。

屋内只留下冯汐君和几个伺候的奴婢。

万事俱备,霍令仪由梳头婆为她戴上凤冠,金雕玉砌的凤冠,颇有几分重量,缨络垂旒,钿璎累累佩珊珊。

戴好以后,梳头婆被霍令仪使唤走了,表示自己要与姐妹再说一会话。

冯汐君瞧着镜子里的人,忽然发现她还没有涂抹口脂,二话不说便要替她抹上。

霍令仪挡住她的手,道:“再等等。”

冯汐君好奇问道:“等什么?”

不多会,霍明蝉气喘吁吁地提着一个食盒偷偷溜了进来。

“令仪,奶皮酥我替你买回来了。路上碰见熟人才耽搁了会功夫,你快些吃吧,还热乎着呢。”

霍令仪打开热腾腾的油包纸,怔楞了一会:“熟人?”

霍明蝉浅笑着回答道:“是亮怀。”

柳青骊成了霍家义女这件事,霍擎对外宣称的是,失去双亲的远房亲戚来投奔自己,见她可怜,才收作义女照顾。

人的容貌一时半会无法彻底改变,她只能戴着面纱见人,等大家都忘了柳青骊,等她面容长开些了,再作打算。

孟玄朗如今住在西锦巷,与霍珣也有往来,柳青骊死而复生这件事并未对他有所隐瞒。

只是她不再是柳青骊,而是霍家的第二个女儿霍明蝉。

也就意味着,柳青骊的一切过往都成了过眼云烟。

他与柳青骊的姻缘断了。

但和霍明蝉还有机会再续前缘。

霍明蝉在霍令仪和冯衿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琴行,交由她自己打理。

她每日都要去琴行,后来只做买卖有些荒废她的技艺,在霍令仪的提议下,干脆开设了学堂传授琴艺。

她琴技出众,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招揽到了许多客人,也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孟玄朗是琴行的“常客”,鲜少进门叨扰,只在旁边的茶坊里陪伴,每日打烊后送她回府,成了她的护花使者。

霍令仪欣喜她的改变,常常调侃她何时能与孟玄朗修成正果。

霍明蝉表示自己并不着急,想在霍家多住些时日,陪伴冯衿。

时候不早了,霍令仪囫囵吃下食物填饱肚子,再修正仪容,抹上口脂。

不多会,穿着绯衣锦袍的少年霍珣跑进院子来接她:“阿姐,要去前院拜别父母了。我来背你。”

霍令仪穿戴着繁琐的嫁衣冠冕,在冯汐君与霍明蝉的帮助下,小心翼翼爬上弟弟的后背。

少年逐渐抽条,身体变得健壮结实,背起姐姐来十分稳妥,气都不带喘的。

霍令仪趴在他肩头,朝他戏谑道:“阿珣为了今日可是日日锻炼?”

“那是自然。”霍珣骄傲地说道,“我是阿姐的弟弟,也是你的靠山,可不能叫姐夫小看了去。”

说着,霍珣语气忽然变得低沉许多,对她叮咛道:“阿姐,往后被人欺负了,一定要与我说,我可不能让他平白欺负了你去,哪怕他是王爷,敢欺负我姐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霍令仪心里暖暖的,笑着道:“好,第一个就告诉你。”

到了前院,鞭炮喧天,锣鼓齐鸣。

院子里人挤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见过了俊逸非凡的新郎官,都想一睹新娘芳容。

唢呐一声响,喜娘领着霍珣将新娘送到了高堂与父母拜别。

今朝行却扇礼,新嫁娘举着团扇遮挡容貌不与新郎相见。

旁的人都能透过扇子瞧见新娘模样,无不赞叹新郎福气好,娶了个美娇娘。

越少珩穿着一身大红喜袍,衬得他越发丰神俊朗。

新婚之喜,再不茍言笑的人,在迎娶心爱之人时,也会自然流露出春风得意。

他接过喜娘递来的红绸花球一端,另一端紧接着被送进新娘手中。

团扇上的绢丝映出她的面容,若隐若现,如隔云端,令人瞧不真切。

他笑着收回视线,认真听喜娘讲话。

耳边尽是乱糟糟的说话声,霍令仪只能勉强听见喜娘在前头引导的说话声,她让自己做什么,她便做什么。

透过团扇,霍令仪瞧见了许多眼熟的亲眷。

阿翁阿姆也来了,坐在高堂一侧,欢喜地瞧着自己的外孙女婿。

霍擎先表态,说了一番话训导新婚夫妇,越少珩颔首称是,做出承诺,再向两位高堂奉茶。

霍令仪感觉到红绸被人轻轻扯了下。

她侧眸,瞧见了越少珩勾起的唇角,她将团扇往旁边挪了挪挡住自己的脸,不叫他瞧见,也故意扯了一下,与他分庭抗争。

奉过茶,新郎就要将新娘带走了。

喜娘催促她哭,霍令仪一紧张,却是怎么也哭不出来。

冯衿忽然上前握住她的手,语带哽咽道:“令仪,我的乖女儿,去吧。”

“娘……”这下,本不想哭的人,一下便哭了出声。

像是开了闸的上游,止都止不住,好在喜娘及时把控,将人推到了门外。

霍令仪回头,终于毫无阻隔地瞧见了高堂之上的父母亲眷。

他们都站了起来送嫁,她的父母,她的外祖一家,不论男女,都在抹泪送行。

霍令仪生出了不舍,脚下竟也不走了。

一旁的越少珩见状,低声唤道:“令仪,该走了。”

霍令仪回过神来,与他一起走出前院。

霍珣不知何时又到了她的面前,蹲下身子,将她背着送出了将军府,送上了轿辇。

王爷娶妻,要与王妃一同坐上十二擡轿辇,沿途游行。

十里红妆,浩浩荡荡从西锦巷一路敲锣打鼓往景王府而去。

轿辇由身强体壮的王府侍卫肩擡,窗台上悬挂的流苏只轻微地晃动,坐在里面的人一点儿都感觉不到颠簸。

这座迎亲轿辇像是个小小的婚房,装载了夫妻二人。

四面门窗洞开,竹帘半挂,轻纱遮挡,檐下用红绸点缀,一对璧人端坐其中,身影在红绸掩映下若隐若现。

根据礼仪,未到夫家拜过天地,便不可取下团扇,因此霍令仪还得持着团扇遮挡,十分累人。

天寒地冻,再热闹的场景也抵不住寒风凌冽。

越少珩在轿辇里备了保暖的衣物,往她身上披了件厚重的狐裘,又塞了个汤婆子进她怀里。

“我替你拿着。”越少珩瞧见她擡肩,悄悄伸手替她接过了扇子,又问:“累吗?”

她答道:“累,这辈子就这一次了。”

他笑了:“没有第二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