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71章 第 71 章 二合一(真香、船上商议……

第71章 第 71 章 二合一(真香、船上商议……(2/2)

目录

徐知诰则好奇地问道,“这三七止血丸是什么?”

曹先生转过身恭敬地解释道,“诰公子,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北方那边,这三七止血丸可是一药难求,据说止血效果非常好,大家都抢着买,我也是之前派了人去北边送来的信里面带了两句,具体还没见过。”

“我们这次也带了有一些,待会儿可以拿上来给你们瞧一瞧,不过应该是有夸大,也就是普通的药丸罢了。”陶秋菊说道。

她这时候倒是谦虚了起来,该装逼的时候装逼,该谦虚的时候谦虚,这样才能打造深不可测的形象,显然她深谙这一点。

听了这话,曹先生倒是一喜,“那倒是好啊,让我见识一下,说不定要讨个几粒,以备不时之需。”

陶秋菊点点头,“肯定没问题。”

说着示意汤大强和徐管事下去取,既然都来投了徐家,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有什么药都拿过来看一下。

徐知诰点头,示意一边的刘管事下去,刘管事颠颠儿地领着汤大强下去了。

而这边汤显通接过话说道,“陶大夫的父亲,可是我们那里的名医,他只有陶大夫一个孩子,医术自然都传给了她。”

虽然他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名医,但这个名医名头,必须焊死在陶秋菊早逝的父亲身上了。

有了这个解释,徐知诰郑重地点了点头。

有了治疗腹泻的药丸在前,后又有这什么止血药丸,一时他对那真的能治疗瘟疫的药丸,又多信了五分。

-

(二)商议//

刘管事和汤大强腿脚麻利,很快取来了他们屋里的两个包袱。

进了屋,汤大强打开隐藏在里面的木角扣子,顺势往外面掏了起来。

他们两口子的包袱,看着和别人的差不多,其实内里暗有乾坤,是特制的双肩包袱,容量和紧密性都更好。

他率先掏出来的是一筒三七止血丸,曹先生接了过来,只见暗红色药丸,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竟然效果传得那么神。

李大夫在>

然后掏出来的是治疗发烧的银翘丸,治疗感冒的麻黄丸,治疗湿疹的牛黄解毒片,治疗急性中风的安宫牛黄丸,自然还有止血的三七止血丸、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丸……等等。

随着陶秋菊的逐一介绍,徐知诰和他后面的随从心腹等人,只觉得这些药丸都大同小异,看不出来区别和功效,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毕竟一样一样的,说得有板有眼的。

尤其是徐知诰可谓是博览群书,从这些药丸的名字,就能听出来主要成分确实有这些功效。

银翘、麻黄、牛黄、三七、青蒿都是常见的中药,只是不知道眼前这位自信的陶大夫,是不是都像治疗腹泻的药丸那样,把药效发挥到了极致,一时心里不由得期待起来。

只不过现在全船,没有感冒发烧的,也没有湿疹、中风的,更没有出血不止的,这药效暂时还没法试。

徐知诰虽然地位高,但是他远没有故意砍伤了下人只为了试药的癖好。

他在外经营的,一直是仁义的形象。

所以只能等后面出现了这些病例,再慢慢试了。

而那边汤大强还在往外掏,不得不说他这特制的包袱,确实挺能装的,抵得上现代的大型登山包了。

而这最后掏出来的,竟然还有一盒金戈铁马丸,当时不知道怎么顺手把它也带上了。

陶秋菊面对一群大男人,一时都不知道如何介绍了,只简单说这是补品,吃了大补的。

徐知诰眼睛一亮,瞬间觉得这个不错,自己待会儿就可以试试。

吓得汤大强赶紧阻止,只说让他回了扬州家里再试,免得在这船上出了什么事不好控制。

徐知诰一头雾水,不是补品吗,还能出什么事,莫非有毒?!他眼神不禁凌厉起来。

不得已,汤大强只得凑紧前去,悄悄说了这金戈铁马丸的具体药效,听得徐知诰和边上听到了的几个谋士,都忍不住脸上一红。

陶秋菊索性摆出一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们”的表情,表情淡定得很,要不是怕吓到他们,当初她临床的时候什么没见过,有什么尴尬的呵呵。

见她这样,其余人反而不好再多想,只得赶紧转移话题,一时又说回了这扬州瘟疫上来。

陶秋菊则是细细把这疟疾,给他们介绍了一番。

现在的人还不知道疟疾,只统称为瘟疫,她也是根据症状和后面切实见过的几个病例推定的。

感染疟疾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寒战,体温急剧下降,而寒战过后,患者又再度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高热后,则是大量出汗,体温再次逐渐下降。中间伴随着头痛、肌肉疼痛和乏力,并可持续数天。在某些情况下,疟疾会导致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变黄。

随着时间推移,感染者由于肝脾受到破坏和充血,会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再后面则慢慢出现呼吸困难和胸闷,更严重就是死亡。

听了陶秋菊这些介绍,曹先生不禁激动地说道,“对的!就是这样!陶大夫你说得太准了!”

他是从扬州过来的,亲眼见过感染者的一步步演化,和陶大夫所说的一点不差,不由得有些惊奇。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往往是下城区的人感染得病的多,上城区反而少得多,有但是不多,不知道这疟疾,为何还挑人。”曹先生奇怪道。

扬州分为上城区和下城区,其中下城区住的都是贫苦老百姓,而上城区则是高门大户,出现这样的感染情况。

“这是因为这疟疾,不会通过接触、食物、水或其他途径直接传播,而是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上城区肯定卫生条件更好,少有蚊虫,所以被传染得少,相反下城区环境脏乱的话,自然广泛传播。”陶秋菊说道。

听了这话,对面的徐知诰等人都不由得吃惊,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传播方式。

当前的主流认识是认为邪气所致,所以遇到瘟疫,现如今已经知道要保持卫生、隔离患者,但完全忽略了小小的蚊虫。

“这样说吧,感染的人,其实是身体里多了疟原虫,疟原虫感染后会释放出毒素,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过度,引起高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同时,疟原虫感染还会导致红血球破裂,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成分,进一步加重了贫血和其他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疟疾还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陶秋菊补充说道。

这一串话,对面的人只觉得基本上没听懂,但莫名觉得好厉害的样子。

然后就是被所谓的“虫”这个字眼吓到了,“竟然是有虫子进入了人体内!”曹先生惊呼道。

陶秋菊点点头,“这种虫子很小,主要存在于蚊子体内,当这种蚊子叮咬人时,会将疟原虫注入人体,从而引起疟疾。”

“那岂不是防住这种蚊子就好?”徐知诰快速地抓到了关键点。

“您说到关键了,这疟疾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避免被按蚊叮咬,如使用蚊帐、防蚊液、穿长袖衣服等。”陶秋菊由衷的夸赞道。

徐知诰一时有些哭笑不得,竟然被眼前这个看着比他小的妇人夸了。t

他今年三十三岁,而陶秋菊才二十七八岁,可不就是比他小嘛,可是这口气却是挺老成的。

但是,别说他这心里竟然还有点被夸赞后的小得意,是怎么回事?!

好在没容得他多想,边上的曹先生又继续问起这疟疾来,介绍了扬州的感染情况,然后探讨起来该如何控制并防治。

陶秋菊自然对答如流,这些都是她之前就想好了的。

徐知诰不由得被她吸引了注意力,一边认真听着一边频频点头。

汤大强见他们认真倾听的模样,不由得暗自得意,只觉得工作中的老婆太帅了。

众人只聊到了午饭时间,才算是对齐了信息,初步明确了下一步计划。

其中主要是陶秋菊和徐知诰以及曹先生三人在讨论,汤显通偶尔插得进去一两句话。

至于汤大强和汤显甲,则是安心做着背景板。

这时徐管事进来汇报,只说第一批吃了药的水手们,现在基本上都痊愈了,只是体力还有点虚弱,再休息下,明天早上定能按时启航。

徐知诰满意地点点头,虽说耽误了一天,但这收获还挺大,尤其是明确了陶大夫这么个人才。

他不禁觉得神奇,和陶大夫说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就会忘记她的年纪和性别,只觉得是朝堂上能力相当的同僚似的,总能说到一起去,还总能讨论得起来。

如今对于他而言,正是用人之际,自然就顾不得男女,下定决心要把这人收入麾下了。

眼见着时间不早,大家说了这么久话都累了,他便挥了手让众人各回各房。

只说饭菜会有专人送来,只让他们好好休息。

陶秋菊自然从善如流,四人在徐管事的引导下去了楼下。

等人走远,徐知诰这才问边上的曹先生,“这几个人,你怎么看?”

“这陶大夫确实是不错,不仅医术了得,谋划还颇为厉害,知道权衡各方利益,不像是乡野出身,更不像一个妇人,因为格局颇大。”曹先生肯定道,“至于另外三位,倒是都有可取之处,能够一用。”

徐知诰点点头,显然他也这样认为。

对于别人为什么会这样他其实不关心,他只关心的是别人要从他这里要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死心塌地的为他所用。

不过这些他得自己好好想想,暂时就挥退了曹先生,只他自己一个人对着船窗外想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众多水手都恢复差不多,基本上可以出发。

于是没有再停留,马上就启程,顺着长江向东行驶,途经镇江、常州、无锡等地,一日后到达苏州。

再从苏州出发,通过太仓港进入大运河,继续向东行驶,途经松江、嘉兴、杭州等地。

第四天的时候,最终到达扬州。

期间,徐知诰请了陶秋菊四人颇为深入地再聊了几次,不过基本上还是和陶秋菊规划后面去扬州的具体操作安排。

带上汤大强几人,主要是为了避嫌。

现在男女大防虽说不严重,但到底别让人传出去闲话,他还是挺注意这些方面的。

让陶秋菊对他都更为认可了几分,只觉得他应该是一个能为下属考虑的好领导。

等船停稳,众人依次下了船。

只见往日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扬州港口,如今却变得冷冷清清、空无一人。

只一个老头,远远见到他们一行,兴奋地快步跑了过来。

目录
返回顶部